所有思想都封闭起来。龙高尚未打通直接去沿海发达城市或者省内昌米渡的原因还在于两个,一是龙高是最近四五年才真正崛起的,名声还不过响亮;二是龙高目前形成的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一般都没有很高的文凭,不是中专生就是大专生,全日制统招本科是最近两三年才开始多起来的,那些文凭不错的能力经验还不足,那些能力经验不错的自身文凭又不硬。



岳博天其实还讲过一个故事。



他在广东广州的一所著名中学面试试讲考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一口渝阳话。这个教师是6年前从渝阳去广东的,在深圳一所广东省一级学校上班,由于有高考经验,所以很快在那边站住了脚,上高中数学。在渝阳的时候,他每年的收入也就是四五万。但在深圳,他一个钟给学生补习的收入就能挣1万5!在高考前的补习班补习,一个学生一堂课500元,一共是30个同学的一个班。岳博天说自己一年的收入也就3万多点,别人两个小时就相当于自己一年的价值!



当然,学科差异存在,地区差异也存在,不过这些经济价值都是高考带来的毋庸置疑。



高考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经济现象。



正如代注恒去年上了一届高三参加了高考,成绩还不错,所以才有机会去金竹的各个培训学校上课挣钱一样。如果代注恒没有带过高三,没有在高考中考出哪怕一点点成绩,那么这个钱他就挣不了,而且这个名声也不可能这么早让培训学校得到。



老人有时对年轻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长,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老年人觉得年轻人太轻狂有点不靠谱了。这个时候的年轻人还别真不当回事儿,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代注恒人生中除了高考英语一谈糊涂之外最大的一次挫折提前来到了。07级高考,他的班级没能在高考中延续模拟考试的优异表现,简直只能用“滑铁卢”来形容。



当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代注恒当晚就差点崩溃!



07年6月22日晚,很多同学都能通过电话查询获得高考成绩了,结果代注恒等着就是没有一个同学打电话给他报喜,这和去年完全不同。去年这个时候,至少已经有十四五个同学给代注恒打来了电话,或者是报喜或者是表示了一定的遗憾和不甘心。



就在自己感到奇怪的时候,曹休言主任的电话进来。



“小代老师,你马上到高三办公室来一下。”



“什么事?”代注恒心里咯噔一下,抬腕一看手表,已经12点半。



“高考成绩出来了,是学生们电话查询出来的,虽然没有出成绩条,但基本上误差很小。你马上过来一下吧。”



“哦,好的。我马上到。”



代注恒心中隐隐觉得不对劲。



来到高三办公室,里面人头攒动。



几个高三年级班级的班长和学生会成员在忙着接听或者播出电话接收着每个同学电话查询的高考成绩,然后整理在电脑中。



代注恒来到办公室外,看到高三5班的副班长柳文和同学也在,可是准备打招呼甚至询问的代注恒还没有开口,柳文和就把眼光移开了。



心中忐忑的代注恒来到电脑旁,还没有看,在走廊上接完电话的曹休言从外面进来,看到代注恒,马上把右臂搭在代注恒肩上,来到自己办公桌边,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成绩表递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农村的星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五品刺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五品刺卫并收藏农村的星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