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四人吃着年夜饭,远在千里之外的孙伯民和苏氏正担着贡品到野猪坡祭拜。



苏氏点香烛,点了好久都未点起来。



孙伯民等得不耐烦地说:“山子她娘,怎么还不行?摸摸索索的,咱们得要赶紧下山了。”



苏氏也不知道为什么点不着,急着说:“山子他爹,你过来点一点,我点不着。”



孙伯民觉得苏氏点香烛都点不着,实在太笨。



于是亲自上手点。连续点了好几次,着是着了,可一点着就被风吹灭。



一次就算了,二次,三次,事不过三,结果四次,五次,六次都点不着,这是怎么回事?



孙伯民和苏氏心里发毛,苏氏害怕地问:“当家,怎么回事,怎么点不着的?”



孙伯民也害怕,不过大男人一枚,怎么也不能比苏氏慌张,假装镇定地说:“可能风大了,所以点不着。”



孙伯民让苏氏挡住风,孙伯民把香烛点着了,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把香烛插在地上,结果又灭了。



孙伯民和苏氏对视一眼,一种大不妙的恐惧袭上心头。



苏氏挨着孙伯民,哆哆嗦嗦地问:“当家的,莫非阿爹不喜欢我们今日买的香烛,所以吹灭了?”



苏氏看了看野猪坡被村民祭拜过的残迹,怎么村里的香烛就能点着,他们是正主的反而点不着的?



孙伯民连忙制止苏氏胡说八道,语气严肃地说:“你胡说什么,阿爹怎么不喜欢我们的香烛呢?阿爹最不挑东西的,只要我们送的就喜欢。”



心里也奇怪为什么点不着,七上八下的,好想知道答案。



等了一会儿,孙伯民自觉没有风了,于是又开始点香烛。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的残酷的,结果点着是点着,但一插进去,又被风吹灭了。



苏氏眼睛睁得老大,刚才明明没有风,怎么插进去就来风了。



苏氏这次不点香烛了,点香烟。同样是点着,但插上去,香烟竟然灭了。



这是苏氏和孙伯民活着几十年从未遇到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



苏氏害怕地说:“山子他爹啊,莫非阿爹嫌弃我们晚来了,所以不收我们的香烟和香烛。”



顿了顿,苏氏祈求道:“家公啊,我们不是想那么晚来的,而是家里忙到现在,没办法早来。你可不要生气呢,好好收下我们的香烟香烛,保佑我们家的山子平平安安,金榜题名。”



苏氏偶尔听郑童生说金榜题名,于是她学到了这个词。



来一招学以致用,苏氏自认为是个爱学习的好母亲,好媳妇,好儿媳,不像孙伯民固步自封,不思进取。



孙伯民也弄不懂为什么点不着香烟香烛,不好的预感在心头翻来翻去。



他想到孙山,可又不敢想孙山。



他是万万不敢联想孙山出事的。



故作镇定地说:“刚才有风,所以才被灭了。”



说完就在旁边找了些干草。



苏氏奇怪地看着孙伯民问:“山子他爹,你捡干草作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西门七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门七仔并收藏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