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孙山打趣道:“大爷,我年纪不小了,你别看我长得矮小,其实我已经16岁了。”



这么一说,立即遭受到大爷的鄙视。



十五六岁的毛头小子,最讨厌别人说他们小,其实毛都没长齐,小得很。



又有人问:“小兄弟,你阿爹是不是账房先生啊,所以你的账才算的那么快狠准?”



子承父业,阿爷是账房,阿爹自然是账房,那么儿子肯定也是账房。



桂哥儿看不过眼了,他的山哥才不是账房先生呢,他的山哥可是文曲星,立即反驳说:“我山哥才不做账房呢。我山哥13岁就考上秀才,现在是秀才公呢。”



话一出,在场等着算账的人愣了愣,惊讶地看着孙山。



刚才他们没听错吧,眼前的这个小子是秀才公?



可他长得一点也不像秀才公,穿得也不是秀才公衣服。



一身灰扑扑的短打,十足十的农家小子。



连账房先生也不像呢。



要不是看他的账实在算得好,吃瓜群众还真不以为他能做账房先生。



孙山把刚算好的账交给其中的一个大爷,并且告诉他哪里算错,哪里算重复了,让他拿着账单,再次核对货物。



对着吃瓜群众,露出职业性的八颗牙齿微笑:“各位,有礼。我虽然是秀才,但对算账非常感兴趣,看书学了很多,久而久之才算得那么好。”



吃瓜群众听到当事人亲口承认是秀才公,怎么他们还是保持怀疑的?



眼前的小兄弟跟他们印象中的秀才公真的相差好远啊。



吃瓜群众不禁感叹:刻板印象要不得,要不得!



孙山忙了一个下午,直到太阳快落山了,才拒绝帮别人算账,拖着小步伐,一步一步地走回客房。



桂哥儿急匆匆地跑到孙伯民面前说:“民大伯,这是山哥今天赚的钱,哈哈,山哥真厉害,一个下午就赚了那么多钱。”



桂哥儿把一兜铜板,几块碎银放在桌子上,打算一个一个地数。



孙伯民和孙大力还真有耐力,一个下午都未离开房间,就算上茅房,也是轮换着去。



孙伯民连忙问:“山子,这是怎么回事?哪里来的钱?”



瞄了瞄桌子上的一兜铜板,还真不少。



孙定南欢喜地说:“民叔,这是山子赚的,嘿嘿,我们的山子真的好聪明,怪不得能考上秀才了。”



孙定南把下午的事说了出来,越说越兴奋,与有荣焉。



孙大力不懂如何帮人算账就能赚钱,但眼前的铜板,让他心往神移。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赚钱都特别容易,像他累死累活地扛麻袋,也赚不了那么多。



读书人一个下午赚到的钱,等于他半年打短工都不一定能赚到的钱。



孙大力眼里发光地说:“民大哥,我们的山子果然是十里八乡的聪明仔。怪不得那些闺女赶着要嫁给我们的山子了,嘿嘿。”



这话惹得除了孙山之外的所有人乐呵呵地笑,特别是孙伯民,听到孙大力说好多闺女都要嫁给孙山,心里像吃了蜜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西门七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门七仔并收藏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