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山回到小院子,继续养病,至于孙伯民则带着郑弘远购物,想着看看什么需要,黄阳县有没有的东西。



孙伯民第一时间扯了好些布,特麻烦洪秀才的大儿媳帮忙做几套生员巾服。



孙伯民想着官府发的那一套留作念想,自己扯布做不一样的颜色让孙山轮换穿。



至于郑弘文经过洪秀才的介绍,到府城做几天的旁听生,让他趁这几天多学点东西。



小洪夫子则被他早就吩咐回黄阳县了,学堂还需要他。



小洪夫子已经做过很多次旁听生,洪秀才觉得没效果,干脆让郑弘文替代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快马加鞭,府城这边出院试成绩,过几天黄阳县那边就收到消息。



此时县衙内县令魏大人已经收到院试捷报。



看着榜单最后一排的“黄阳县 孙山”几个字,百感交集。



这黄阳县终于有人上榜了,虽然最后一名,可总归上榜了。



魏大人一边喜一边忧。



喜的是黄阳县学子终于打破“魔咒”,“0”突破,终于在他任上考上一个秀才。



忧的是就算考上一个秀才,可黄阳县教化成绩还是垫底,别的县起码有2个以上的秀才,而且排名都比黄阳县前。



好似应该欢喜,但又没办法欢喜。



魏大人一会儿笑,一会儿哭,悲喜交加,无以言表。



旁边的师爷看到捷报,再看了看大老板的脸色,立即上前道喜:“恭喜大人,贺喜大人,今年我们县终于有学子上榜了。大人,这是大喜事,今年能上榜一个,后面就能上榜两个,大人,往往是第一个最难,只要开头了,接下来就有第二个,第三个....无数个。”



师爷也没办法,只能报喜不报忧。



县令大人今年肯定又要挨骂的,可总归挨骂的言论会温和多,不像以往那样尖锐。



黄阳县有人上榜,总归是大喜事。



做人嘛,还是要乐观点,有进步,总归比退步、原地踏步好 。



师爷这么那么低劝说一番,魏大人倒是释怀了,反正三年两次挨骂,都习惯了,该干嘛继续干嘛。



对着师爷说:“去找人到孙家村报信,大张旗鼓,锣鼓渲染,让百姓知道我们黄阳县出了秀才。”



师爷听到后连忙说是,转身就安排人手去干活。



必须从衙门出发,一直敲鼓到孙家村,让全县的老百姓热闹热闹。



中秀才是件好事,就该大声宣张,让百姓看到黄阳县的学子也是好样的,也有人会考上秀才的。



至于排名这个,不必说出来,只说考上秀才。



反正百姓愚昧,说太多了他们也不清楚,只告诉他们黄阳县有学子过了院试,黄阳县又多了一名秀才。



而且还是13岁的“天才”秀才,是这届院试年纪最小的秀才。



此时太阳正当午,黄氏、苏氏、小满、寒露在院子乘凉。



四个女人说着说着,又说到漳州府的孙山和孙伯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西门七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门七仔并收藏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