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被衙役喊醒干饭。刚吃完,天已经黑了。



孙山点起蜡烛,院试最满意的地方就是蜡烛给的够多,或许主考官知道考生晚上也奋笔疾书。



法律题已经做完了,剩下的就是两道制艺题。



这两道题不难,很快找到出处,并且能联系上下文,知道讲什么。



制艺题难的就是难在格式规定得死死的,毫无给空间自由发挥。



想要写得好,必须在固定的格式里突破。



孙山经过几个月的题海战术,对于八股文的格式非常了解。



就着蜡烛光,开始磨墨,开始着笔。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写完一篇的时候,已经满身大汗了。



闷热的感觉又袭击来,加上时刻萦绕鼻腔的臭味,更叫人抓狂。



孙山不敢呼吸,但又不得不呼吸。



小心翼翼地吸气,呼气。



全都是臭味。



听闻有的学子知道自己被分到臭号后,会直接弃考,两年或者三年后再来。



毕竟一直待在厕所旁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



孙山愣愣地看着夜空,脑袋天马行空。



想些有的没的,神游在外。



自己坐在臭号旁边,随后联想到号舍主要分为四种。



分别为“老号、底号、小号和席号”



所谓的“老号”在号舍中间,前后左右都有考生。



即便这样,“老号”也是各位学子烧香拜佛所求的。



即便周围都是考生,晚上睡觉的时候若是有人说梦话、放屁、磨牙会影响到自己休息,但它已经是最好的号舍了。



清朝考生陈祖范一生参加过24次科,据说还是科举制实施以来参加科考次数最多的人。



在他的文章《别号舍文》叙说进入考场后“或喜或戚”。



分到“老号”“则“人失我得,如宦善地,心动颜色”。



分到“底号”则“过犹唾之,寝处则那,呕泄昏忳,是为大瘥”。



至于“底号”就是“臭号”,孙山正经历,其中的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切身体会。



而“小号”,就是比一般房号小很多,由于地形或者偷工减料,在建设的时候,特别小。



被分到“小号”,别说睡觉,坐,恐怕四周的墙壁能把你围住,让你不能动身。



至于“席号”也是一个倒霉催的号舍。



由于考生增多,号房不够用,临时用草席搭建。



抽到这种号,粗看没问题,但遇到刮风下雨,太阳暴晒,就会死得很惨。



被大风吹,被雨淋,被太阳晒,还怎么做题?



“席号”就是大坑。



孙山胡思乱想一通,随后摇了摇头,明明想文章,怎么想着想着就想到其他的呢?



赶紧把试题收拾好,倒水到毛巾,好好地洗了一把脸,让自己快速清醒。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西门七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门七仔并收藏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