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聊了几句,莫非就是那时打听到消息的?



梁参也凑过来,低声说:“嗯嗯,我也听说了,他家已经花高价请名师教学,为院试准备。”



孙山明白了,县案首章越这是要搞考前突击,考前特训,好让在院试一举成功,考上秀才。



孙山觉得这个法子是有效果的,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临时训练会更加知道如何答题。



县案首章越真自信,还未出成绩,就明确知道自己能过府试,能考上童生。



孙山陷入沉思,想着他要是过了府试,也要学县案首那样围绕这“院试”进行特训。



该怎样特训呢?



找名师?没有钱,更没有门路。



名师不是有钱就能找,讲究的是人脉。夫子很高傲的,不是钱能使得动的。



名师这条路,孙山是走不通的。



那只能走人海战术,也就是题海战术。



做题!做题!做题!



重要的事情要讲三遍。



天天做,月月做,做完一套又一套,做到人融入试题中。



除了做题就是做题。



做题这个,孙山有办法搞。



他有耕读世家的大表哥何书谨在,如果府试通过,就去信给大姑,让他们帮忙找题。



就像高考的时候,学校的老师会四处找题。



什么“省实一模、二模、三模”



什么“华附一模、二模、三模”



什么“广雅一模、二模、三模”



反正那时候的老师、校长到处找名校的模拟考试卷。



每一个月临摹高考。



总之就是考,考,考!



孙山决定采用高考模式,让自己大量做题。他就不信做个百千套院试试题,考不上秀才!



当然这一切前提就是考过府试,现在只能耐心等待出成绩。



经过两天一夜,孙山等人赶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回到黄阳县。



只不过离开黄阳县短短10天,感觉阔别已久,甚怀念家乡。



怪不得洪大郎那么喜欢来自家乡里的土特产,喜欢的就是家乡的味道。



孙伯民和孙山跟着郑弘远、郑弘文回郑家。



其他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至于洪家村的小透明考生回洪秀才家,虽然出了五服,但还是一个村的,去村里人借宿非常正常。



立夏挺着大肚子忙里忙外,被郑大郎媳妇张氏赶紧制止。



立夏讪讪地退下,见到阿爹,弟弟,相公回来,太心急了,都忘记了是个大肚婆了。



等一切弄好已经月上树梢了。



郑大郎关心地说:“亲家,你们早点休息,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坐了那么久的车,累坏了。”



郑大郎本来想问问大儿子,小儿子考得怎样,但看懂他风尘仆仆的模样,还是明天再问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西门七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门七仔并收藏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