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郑弘文长得瘦高瘦高的,笑着说:“山子,你莫要怕,在学堂遇到什么事找我。”



孙山嗯了一声,两人聊了一些郑氏学堂的规矩,主要是郑弘文讲,孙山在听,总结一句话:在学堂,什么都不要做,学习最重要。学堂的人都是一心要考科举的,大家只顾着好好读书。



又建议地说:“山子,有空就到“金榜题名”书店看书,洪夫子的学堂可没书看,想要走科举之路,得见识广阔,我们只能多看书。”



孙山诚恳地说:“弘文哥,谢谢你,我知道了。”



告别郑家,回到家,德哥儿带着杨清北过来。



看到孙山的那一刻,杨清北略显激动:“山子,好久未见了。”



其实也不是很久未见,只不过孙山即将离开郑氏学堂,以后可难见了。



孙山拉着杨清北来到书房兼卧室,拿出一本字帖:“清北,这是我从府城带回来的,送给你。”



杨清北郑重地接过字帖,感动地说:“山子,谢谢呢。”



德哥儿还以为孙山瞒着他要送好东西给杨清北,发现是字帖,顿时不感兴趣了。



拉着两个人走出孙家老宅,嘟囔着:“山子,清北小弟,大过年,就不要讨论学问了,我们出去玩。”



三人来到村里的晒谷场,德哥儿拿出他的各种玩具,什么陀螺,抖空竹,石珠子,呼朋唤友,集聚一堆小孩子,一起玩耍。



孙山和杨清北也加入其中,整个晒谷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知不觉年过去了,孙山正式到县城求学。



苏氏紧张地检查包裹,想着今天收拾好,明天一大早就启程到县城。



对着孙伯民喊:“山子他爹,山子的枕头放入麻袋没?”



东西太多了,也不知道收拾了还是没收拾。



孙伯民也忘记了,急着说:“我也不知道,你看看。”



说看看,就要打开麻袋,重新收拾。



苏氏也不嫌麻烦,把麻袋解开,一样一样地检查,被子有了,垫子有了,蚊帐有了,最后找到枕头才安心。



黄氏在一旁忙着替孙山收拾衣服,喊着:“山子他娘,你看看带几套衣服去?天气还冷,厚衣服肯定要带多些。”



谷雨,立夏,小满、寒露则帮忙收拾生活用品。



想着弟弟是个讲究的,要带牙刷,要带盐漱口,还有皂角洗头发。水桶得带两个,一个洗澡,一个装衣服。毛巾也要带两条,一个擦身子,一个擦头发。



杂七杂八地又收拾了一堆东西。



孙山嘴角抽搐,这不是去学校住宿,这好似在搬家。



黄氏忽然想到什么,急匆匆跑到卧室,搬了一个大瓮缸出来,喊苏氏:“山子他娘,把这些咸鱼,腊鸭,腊肉油炸,用小罐子装好,带去学堂吃。在学堂吃饭哪有什么好吃的,自个可要多带些肉。”



苏氏赶紧应了一声,急匆匆去做,婆婆说得对,读书本来就辛苦了,不吃好的,怎么行。    。:(2/2)

章节目录

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西门七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西门七仔并收藏富农小子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