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转眼,时间来到了1990年。



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文泉开始有了一定名气,来店里的客人也越来越多,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忠诚的老顾客。



因为杨兴盛和张寿海制定的经营策略,受到了很多饶欢迎。



不同于去其他馆子吃饭,不管你点多少菜,服务员都不会吭声,甚至还推荐你再点几道店里的招牌菜。



在文泉,只要服务员看到客茹的菜要点多了,就会及时出声儿劝阻,或者制止,从来不怂恿客人多要菜。



每次都会“菜不少了,先来您几位先吃着,不够再找补。”



话当然是吕卫红教的,客人听了心里就是得劲儿。



每回不少老顾客打算请客吃饭,都会选择来文泉请,因为来这里从来不需要多花钱、多破费,回头还能给自己长脸。



就好比有次有一位姓张的老顾客,到店里来请客吃饭。



客人吃了之后夸了一句“店里的菜做的不错,这家店还斜的评语。



服务员听了之后直接接话道:“谢谢您夸奖,要是我们家菜不行,张先生也不会请您几位来这里吃饭不是?



每次只要有贵客,张先生都会带我们家来请客,我们老板每回都感谢张先生照顾生意。”



您听听,这话的,请客的主人心里舒坦,客人听了心里也舒坦,来过一次的顾客能不来第二次吗?



而且文泉使用的盘碗,也有自己的讲究。



这里的盘碗,比其他馆子都,价格相应也便宜一些。



基本菜价比别家少三分之一,菜量比别人家少五分之二。



有客人对此表示疑惑,听完服务员的解释之后没有一个不称赞杨兴盛会做生意的。



朋友们出来吃饭,要是大盆大碗的,只能吃两三样菜,甚至还可能剩下,吃的不尽兴。



毕竟难得出来下馆子吃一次饭,肯定想要多尝几样儿菜。



他们文泉菜碗,价格还便宜。



十几样层上来,一人两三口就能吃净,不会剩下了心里不愉快。



同时还能多吃几道解馋尽兴,吃完了算钱还没花多少,心里既舒服又高兴。



更别提他们家服务员各个儿张嘴就是大贯口,店里的播一口气儿不带停的就能报完,比很多相声的嘴皮子都利索。



饭馆生意的增多,用人上自然也带来压力,为此杨兴盛又给前厅后厨招聘了一些人手,减轻人不够用的况。



哪怕后厨的人逐渐变多,这两年杨振兴也没有直接飞上枝头。



在干了半年多的水台后,终于有了新人接替,他顺利荣升到砧板加工。



跟他一起干水台的王明生,则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了水台的负责人。



水爷王明生是不够格的,但是其他两个水台的新人还是可以的。



水台以后都由他来负责,同时还肩负起检查食材清洗状况的第一道关口。



砧板又做了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特级厨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甜沫但不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甜沫但不甜并收藏特级厨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