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奶奶说她的孙女不是普通的自闭症,现在,李追远信了。



“三江叔,三江叔啊!”



身后,牛福的声音和脚步已越来越近,女孩的目光,依旧在盯着他移动。



可不能一直盯着看啊……



李追远向着女孩走去,在门槛前四米处停下,然后横向挪动了两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女孩看向牛福的视线。



其实,走到女孩跟前用双手捂住她的眼更简单,但他不敢。



柳奶奶的先前的警告绝不是空穴来风,更何况,还有李三江血的教训。



李追远注意到,女孩的睫毛在轻微颤抖。



就是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这个陌生人的靠近,还是因为她所“看见”的东西。



不过,女孩没有侧身企图绕开自己的遮挡继续看,而是将脖子回归到先前位置,目光平视。



她,又重新定格了。



李追远心里舒了口气,他还真害怕对方会突然暴起冲上来咬自己。



不过,眼下是自己第一次与她距离这么近。



她身上的复古打扮,与她真的好相配,可以说相得益彰。



她坐在那里,仿佛自己才是那个外来者,闯入了她的时代,她的别苑。



柳玉梅这时走了过来,将手轻搭在李追远的肩膀上,轻声道:“小远啊,奶奶提醒过你的,不要离阿璃太近。”



“我记得,奶奶。”李追远指了指前方的门槛,“我不会再靠前了。”



许是先前的接触让柳玉梅对这男孩的印象很好,她也忍不住调侃道,“怎么样,我家阿璃好看吧?”



“嗯,好看呢,随您。”



“呵呵呵……”



柳玉梅被逗得笑了起来,她走进了屋,看了一眼里屋架子上摆放着的六层木架,上面摆满了牌位,左侧的都姓柳,右侧的姓秦。



她端起一个空小碟,在下方贡品盘里选了几块糕点,转身走出来,将小碟递给李追远:



“来,奶奶请你吃点心。”



“谢谢奶奶。”李追远伸手接了过来。



“贡品盘上拿下来的,是干净的。”



“嗯。”



李追远没嫌弃,拿起一块酥糕,咬了一口,入口绵软细腻,回味丰富。



柳玉梅问道:“甜不甜?”



李追远摇摇头:“好吃,不甜。”



柳玉梅在门槛上坐下,看着李追远:“你妈妈什么时候来接你回京里啊。”



“看妈妈什么时候有时间。”



“想妈妈不?”



“想。”



“想?怎么没听出来?”



“在心里想。”



“倒是个性子沉稳的主儿,有兄弟姊妹么?”



“我爸妈就我一个。”



“我们家阿璃也是一个。”柳玉梅说着,看向女孩,她的眼里满是慈爱。



她有个抬手的动作,像是想要摸一摸孙女的头,但又收回去了。



“柳奶奶,您是哪里人?”



“奶奶祖辈就是江上走船的,没祖籍。但真要论的话,这条长江,就是奶奶和她爷爷的祖籍。”



提起秦璃的爷爷,柳玉梅脸上浮现出一抹追色。



随即,她带着这样的表情,看向李追远。



李追远明白了,开口问道:



“奶奶和爷爷的感情,很好吧?”



“一开始可不好,我们两家算是世仇了,后来他那不要脸的东西,看上了我,非要娶我,把我爹和我那些哥哥们气得,差点把他捆起来沉江去,两家差点再次火拼。”



见柳玉梅还意犹未尽,李追远继续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啊,可不就是让他给骗成了么,和他成了亲,给他生了孩子。”



“您家里人接受爷爷了?”



“嗯,接受了,还一起沉江了。”



说到这里,柳玉梅忽然回过神来,自己怎么说到这里去了?



“对了,小远,你爸妈为什么离婚啊?”



问完后,柳玉梅就有些后悔了,怎么能对孩子问这个。



“因为一起生活不下去了。”



“你爸爸的问题?”



“爸爸很爱妈妈。”



这时,远处身后传来牛福的声音:“好了,三江叔,就这么说定了,我走了,在家等着你。”



李追远有些意外,这么快的么?



偷偷回头看了一下,发现走到坝子边的牛福依旧严重驼背,李追远心里舒了口气,不过他还是马上去找李三江。



“太爷,太爷。”



“咋了?”



李三江听到呼唤声没停下来,而是径直走到厕所前,解开裤袋,坐上了龙椅。



个矮的李追远站在下面,就缺一个拂尘了。



其实,李三江家的厕所还算修得讲究,建在新房背面,避着人。



村里其他家厕所,很多都是并着主屋,正对着村道,往那上面一坐,白天时人来人往,如同在接受百官朝见。



遇到熟悉的,还会主动打招呼,停下来聊个天。



“太爷,你答应他了?”



“对啊,怎么了?”



“他背上不是有,有那个……”



“太爷知道啊,本不打算去的,但他又把封利钱加了一倍,而且是仨兄妹一起加,这就不得不去了,嘿嘿,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可是危险……”



“小远侯啊,有钱能使鬼推磨,危险是相对于钱不够,你看着吧,刘瞎子肯定也会去的。”



“太爷……”



“小远侯啊,你太爷我吃的就是这碗饭。再说了,没事的,太爷我见过的风浪多了去了,还没翻过船哩。”



“什么时候去?”



“这要看刘瞎子定日子了,不过估计快了,得提前,你爷爷汉侯刚来给你送衣服时说,马上要组织大家去挑河了。”



“挑河?”



“嗯,就是挖河啊,几十年的老传统了,十里八乡的……不,是整个江苏农村的壮劳力,基本都得去的。



所以啊,得赶在挑河前,把冥寿给办了。”



……



“得赶在挑河前,把冥寿给办了啊,不然家里都不得安生。”



牛福走出李三江家没多远,就站在小河旁的一棵树下,一只手撑着树另一只手解着裤腰带,准备放水。



等放完后系裤腰带时,他又莫名感觉自己好像背挺直了一些,甚至还原地小蹦了一下。



回头再看一眼不远处的李三江家,牛福心里不由感慨:



“看来这三江叔和刘嬷嬷一样,也灵!”



……



李追远走进屋里,看见刘姨正在给纸人上色,刘姨笑着对他招了招手:



“小远,要来玩么?”



“不了,刘姨,我现在有事。”



“好,你先忙正事。”刘姨笑了,她觉得这孩子一本正经的模样,真的很可爱。



李追远小心翼翼搬开一个挡在楼梯口的纸房子,向下走去,看见了一扇生锈的铁门。



门前地上有一双布鞋,李追远弯腰在里头找到了一把钥匙,钥匙捅进去,打开了门锁,往里一推,一股尘封的霉哄味当即涌出。



里头黑黢黢一片,李追远伸手在靠门的墙壁那儿摸索着,终于摸到了一根绳子,向下一拉。



“嘀嗒。”



没反应。



又拉了两下。



“啪!”



灯没亮,绳断了。



没办法,李追远只能跑回上头,在门口柜子的抽屉里,找到了手电筒。



扭开后盖,里头是空的,好在电池也在抽屉里,两节大屁股电池往里一投,盖子转回去,试了下,亮了。



重新返回地下室,往里面探照,里头空间并不大,并非是一楼的原版面积下挖,但东西可真不少,而且摆放得分门别类、井然有序。



看来,太爷当初确实用心规整过,但也的确几年没下来了,东西上头积的灰都已是厚厚的一层。



李追远走到一个架子前,他的目光率先被一把桃木剑吸引,拿起来,吹了一下,尘土飘飞。



“咳……咳咳……”



咳嗽完后,李追远拿着手电筒仔细观察着这把剑。



上面雕刻着各种看不懂的纹路,还贴着一些能反光的金属片,另外,还有一些篆字。



总之,造型很古朴,内容很丰富。



李追远欣赏得很仔细也很投入,直到,他将手电筒照在了桃木剑的剑柄下端,将上面的字念了出来:



“山东临沂家具厂。”



李追远:“……”



将桃木剑放下,李追远又拿起旁边的一把铜钱剑。



这次他吸取了教训,先看剑柄,又看了看剑侧,确认没有出厂声明后,再仔细观察剑身。



“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



虽然铜钱年代不算久远,但应该是真的。



不过,当李追远继续仔细拿手电筒照射时,忽然发现里头还有东西夹杂着,大小和铜钱区别很大。



他用手指抠了抠,抠不下来,只能在剑身其它位置继续找,很快又发现了相同大小的,这次看清楚了……



居然是很多1分钱5分钱的硬币!



这剑外头用的是铜钱,里头全是硬币,而且连1角的都找不到。



虽然分币也是币……不能算假吧,可这么一掺和,李追远总觉得心里怪怪的。



把铜钱剑放了回去,李追远继续往下找。



他看见了两面很大的旗,不,看它的长条形状,应该叫幡更合适。



这两面幡占据了很大的台面空间,一个是通体黑色,另一个则是紫色。



黑色这个,上面绣了很多骷髅头和蛟龙,看起来邪气四散;



紫色那个,上头绣了很多花鸟和金龙,看起来正气凛然。



李追远尝试把其中一面拿下来,却发现自己单手根本拿不动,只能把身子往台面又靠了靠,手电筒贴近,继续细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捞尸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纯洁滴小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纯洁滴小龙并收藏捞尸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