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春为开平王,还是让常茂继承郑国公,真正的含义是指兵权。”
他似乎已经确定自己的看法,刚一开口还有些犹豫,越说神色之间越见激动。
“无论是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还是能带十万兵横行天下的常遇春,哪怕李文忠都是古代十大勇将之一,开国六王共同的地方就是全部都手持兵权。”
“朱元璋留下这句话的真正意图,指向的就是常遇春诈死隐世之后,所追封的开平王之位,包括常茂的公爵,并不是因为功劳,而是要凑数,凑齐这个六!”
“第三句真正的含义,就是提醒后世帝王,既然帮他平定天下的神人已经离去,手里一定要抓紧兵权,防止有人拥兵自重!”
随着凌轩的惊喜之语,我们终于想通了其中的细节。
朱元璋之所以一定要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实际上就是为了凑齐这个开国六王之数,而常茂论及功劳,并不能与其他人相提并论,之所以被封为公爵,一是为了凑齐六这个数字,二则是暗示后世帝王,这个六就是常遇春与常茂身上共通的地方!
想到这里,凌轩再不犹豫,大步向前,走到石盘旁,坚定的按下标记着“六”的石块。
随着同前两次一般的机关声响起,我们知道,这第三句,我们猜对了。
墙上一共只有四句话,我们已经破解了三句,只剩下最后一句,众人纷纷凑到城墙前,想一鼓作气破开这沉睡了千年的机关。
不如江南富足翁。
这最后一句依然是朱元璋的风格,言简意赅,找个三岁小孩都能说出是什么意思,但是具体隐藏的秘密足以让我们绞尽脑汁。
薛楠哭笑不得的看着这句话,不可思议的看着我们,皱眉说道。
“这朱元璋好不容易从乞丐到和尚,最后坐上龙椅登上帝位,结果在这里留下这么一句话,难道皇上当够了,想去做一个富家翁?”
凌轩神色平静,看样子是早就预料到,朱元璋不会留下过于容易理解的句子,他充满耐心的安慰着我们。
“慢慢研究吧,一共就四句话,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句,大家静静心,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与此相关的事情。”
没有办法之下,我们只能灰心的坐回地上,就连最爱干净的薛楠都没能免俗,粗略的扫了扫地上的尘土,坐下来仔细思考。
我用手摩挲着下巴,安静的在一旁整理新的思路。
目前我们已经破解的三句话,其中第一句的含义是不能忘本,第二句是不能懈怠,第三句是要握紧兵权。
这里的每一句话,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机关,里边全都含有深深的含义,这些都是朱元璋想对后世,对继承大明王朝之人的提醒与警告,那这最后一句的意义又是什么?
亓芷歪着头,提出了另一个看法。
“第一句指的是朱元璋自己,第二句虽然说是元末的惨状,但是也提到了元顺帝,第三句的神人毫无疑问是指常遇春,这第四句会不会也指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
亓芷说的也不无道理,可我却想不起来有什么人能和这第四句有所关联。
听完亓芷的话,沈浪似乎联想到什么,只见他忽然起身,神色间没有犹豫,笔直的走向石盘,伸出手,对准石盘坚决的按了下去。
他似乎已经确定自己的看法,刚一开口还有些犹豫,越说神色之间越见激动。
“无论是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还是能带十万兵横行天下的常遇春,哪怕李文忠都是古代十大勇将之一,开国六王共同的地方就是全部都手持兵权。”
“朱元璋留下这句话的真正意图,指向的就是常遇春诈死隐世之后,所追封的开平王之位,包括常茂的公爵,并不是因为功劳,而是要凑数,凑齐这个六!”
“第三句真正的含义,就是提醒后世帝王,既然帮他平定天下的神人已经离去,手里一定要抓紧兵权,防止有人拥兵自重!”
随着凌轩的惊喜之语,我们终于想通了其中的细节。
朱元璋之所以一定要追封常遇春为开平王,实际上就是为了凑齐这个开国六王之数,而常茂论及功劳,并不能与其他人相提并论,之所以被封为公爵,一是为了凑齐六这个数字,二则是暗示后世帝王,这个六就是常遇春与常茂身上共通的地方!
想到这里,凌轩再不犹豫,大步向前,走到石盘旁,坚定的按下标记着“六”的石块。
随着同前两次一般的机关声响起,我们知道,这第三句,我们猜对了。
墙上一共只有四句话,我们已经破解了三句,只剩下最后一句,众人纷纷凑到城墙前,想一鼓作气破开这沉睡了千年的机关。
不如江南富足翁。
这最后一句依然是朱元璋的风格,言简意赅,找个三岁小孩都能说出是什么意思,但是具体隐藏的秘密足以让我们绞尽脑汁。
薛楠哭笑不得的看着这句话,不可思议的看着我们,皱眉说道。
“这朱元璋好不容易从乞丐到和尚,最后坐上龙椅登上帝位,结果在这里留下这么一句话,难道皇上当够了,想去做一个富家翁?”
凌轩神色平静,看样子是早就预料到,朱元璋不会留下过于容易理解的句子,他充满耐心的安慰着我们。
“慢慢研究吧,一共就四句话,现在只剩下最后一句,大家静静心,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与此相关的事情。”
没有办法之下,我们只能灰心的坐回地上,就连最爱干净的薛楠都没能免俗,粗略的扫了扫地上的尘土,坐下来仔细思考。
我用手摩挲着下巴,安静的在一旁整理新的思路。
目前我们已经破解的三句话,其中第一句的含义是不能忘本,第二句是不能懈怠,第三句是要握紧兵权。
这里的每一句话,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机关,里边全都含有深深的含义,这些都是朱元璋想对后世,对继承大明王朝之人的提醒与警告,那这最后一句的意义又是什么?
亓芷歪着头,提出了另一个看法。
“第一句指的是朱元璋自己,第二句虽然说是元末的惨状,但是也提到了元顺帝,第三句的神人毫无疑问是指常遇春,这第四句会不会也指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
亓芷说的也不无道理,可我却想不起来有什么人能和这第四句有所关联。
听完亓芷的话,沈浪似乎联想到什么,只见他忽然起身,神色间没有犹豫,笔直的走向石盘,伸出手,对准石盘坚决的按了下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