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二十一章 格格不入
“殿下客气了。”
麴智胜见李凌收下衣物,顿时大喜。
接着,他便命令自己随从,将几辆马车送入城中。
等一切准备妥当后。
李凌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麴智盛的城邦进发。
城头上,
秦琼驻足目送李凌。
他隐约有所预感。
李凌此次出行,必定收货颇丰。
秦琼对着李凌离去的方向,微微拱了拱手。
“殿下,愿一路顺风。”
说完,秦琼微微昂头,看向广阔蔚蓝的天际。
这西域的天地。
虽然贫瘠,却处处有机遇。
……
麴智胜的城邦,叫做“安兴城”。
安兴城不大,甚至比阔台城还稍小一些。
但是安兴城靠近伊州。
这伊州,在古西域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其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不仅如此。
伊州周围,有高昌、于阗、鄯善、疏勒、焉耆等诸多西域之国。
因此,四通八达的地势,为大唐十分看重。
历史上,承担着大唐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任务。
有意思的是。
位于西域东部的高昌国,与伊州相邻。
麴智胜是流亡王子,城邦安排在这里,倒也合情合理。
但换个角度思考。
麴智盛又好像一颗高昌国的“钉子”,被安插进伊州的意味。
毕竟麴智胜的“流亡王子”身份,是做给西突厥看的。
他到底是高昌国王麴文泰的儿子。
这父子俩究竟怎么想的,旁人如何知道?
甚至李凌偶尔和麴智盛的交谈时,还看到麴智盛眼神中,一闪而过的精明光芒。
只不过这种精明,似乎带着点算计意味。
意识到这点。
李凌对麴智盛,也保有了几分警惕。
大军经过几日跋涉。
李凌和麴智盛,来到了一条河流前。
这条河名为“孔雀河”。
因流域两侧,有很多孔雀栖息而得名。
孔雀河河水清澈,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麴智盛指着河流对岸,对李凌笑道:“殿下,蹚过这条河,再走不久,就到我的城邦安兴城了。”
李凌点了点头,“好,事不宜迟,全军过河。”
大军过河之后。
又沿路戈壁走了不久。
麴智胜见李凌收下衣物,顿时大喜。
接着,他便命令自己随从,将几辆马车送入城中。
等一切准备妥当后。
李凌的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麴智盛的城邦进发。
城头上,
秦琼驻足目送李凌。
他隐约有所预感。
李凌此次出行,必定收货颇丰。
秦琼对着李凌离去的方向,微微拱了拱手。
“殿下,愿一路顺风。”
说完,秦琼微微昂头,看向广阔蔚蓝的天际。
这西域的天地。
虽然贫瘠,却处处有机遇。
……
麴智胜的城邦,叫做“安兴城”。
安兴城不大,甚至比阔台城还稍小一些。
但是安兴城靠近伊州。
这伊州,在古西域可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其位于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不仅如此。
伊州周围,有高昌、于阗、鄯善、疏勒、焉耆等诸多西域之国。
因此,四通八达的地势,为大唐十分看重。
历史上,承担着大唐重要的军事和政治任务。
有意思的是。
位于西域东部的高昌国,与伊州相邻。
麴智胜是流亡王子,城邦安排在这里,倒也合情合理。
但换个角度思考。
麴智盛又好像一颗高昌国的“钉子”,被安插进伊州的意味。
毕竟麴智胜的“流亡王子”身份,是做给西突厥看的。
他到底是高昌国王麴文泰的儿子。
这父子俩究竟怎么想的,旁人如何知道?
甚至李凌偶尔和麴智盛的交谈时,还看到麴智盛眼神中,一闪而过的精明光芒。
只不过这种精明,似乎带着点算计意味。
意识到这点。
李凌对麴智盛,也保有了几分警惕。
大军经过几日跋涉。
李凌和麴智盛,来到了一条河流前。
这条河名为“孔雀河”。
因流域两侧,有很多孔雀栖息而得名。
孔雀河河水清澈,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麴智盛指着河流对岸,对李凌笑道:“殿下,蹚过这条河,再走不久,就到我的城邦安兴城了。”
李凌点了点头,“好,事不宜迟,全军过河。”
大军过河之后。
又沿路戈壁走了不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