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五月二十八,这已经是景春熙到钱塘郡后收到的第六封信。



那些时常传过来却只有只言片语的密信,还不算在内。



她拆开信封,里头和从前一样,塞了好几页纸,每一张都是不同人的笔迹。



浦哥儿写得最长。他先是寥寥几句带过自己在文华书院的琐事,剩下的篇幅,全给了娘亲和那个尚未出世的孩子——



“亲王爷爷不舍得爹爹再去军营,按照原本在军中的品级,调任御史台巡查使,还是从三品。



娘亲的肚子从七个月开始,就大得吓人,皇上给靖亲王面子,特意准了爹爹的假,让他守着娘亲,待到娘亲孩儿顺利出生后再去上值。



爹爹总怕娘亲饿着,又不许她多吃,结果一日五六顿。他还亲手做了条宽宽的绑带,日日替娘亲托着肚子,早晚必要搀着她在庄子里绕两圈。”



“族人的房屋田产都已归还,孩子们本可以回家与父母团聚。可军医们都说娘亲现在不宜挪动,怕动了胎气,所以大伙儿都没走,商量好了等娘亲生产后再一同回京。



二舅母干脆搬来了青山庄调养,一边照看自己家孩子,一边日日陪娘亲说话。如今她脸色红润多了,话也密了。



有一回我偷偷听见她跟娘亲说,等二舅舅回来,还想再生个孩子……”



“若科举时间不改,我们青山庄出来的四人今年都要下场。夫子说他们三个最好今年就考院试,却嫌我年纪最小,只准考童生,还说什么‘来日方长’……”



景春熙读到这儿,忍不住轻笑出声。这小子,嘴上抱怨,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和他们一同出行的多了小雨。她的爹娘被抓后都没熬过来,家中再没个亲人。



景春熙见她可怜,让官府备了案,收留在身边,准备到时带她回京。可是她的胆子不大,跟其他人总怯生生的,像只受惊的麻雀。当初六个孩子在一起,这种性格不太明显。



这几日同行,因为身边有薇姨,她就不太敢靠近景春熙。虽不言不语,却总默默跟在阿悦身后三步远,那双过早懂事的大眼睛时刻盯着小姐的一举一动。



阿禾和豆子姐弟俩前日刚被娘亲接回家。那妇人带着两个孩子跪着给景春熙和胥子泽磕头,说是全凭贵人才让她的孩子才活到今日。



冬子更是早早就被叔父用牛车接走,那汉子从怀里掏出珍藏的麦芽糖,冬子啃着糖咧嘴笑的模样,知道叔父是疼他的,离开时几个孩子直抹眼泪。



胥子泽让清风都给他们两家都发了百两的盘缠,他们更是感恩戴德。



剩下石头和水生两个半大少年,一个十四一个十五,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分发赈灾粮时他俩最卖力,扛米袋的肩膀磨出血痕也不吭声。



萧大人见他们机灵,又念其无处可去,便留在衙门打杂。



也幸亏前段时间留在宅子里没事,春桃教过他们识字记账,人又不笨,等过两年身量长成了,就能穿上皂衣当差——对吃惯苦的孩子来说,这已是天大的造化。



栖灵寺远在平江郡与钱塘郡交界的蜀岗山。马车在官道上颠簸了两天一夜,昨夜投宿的驿站漏风,薇姨半宿未眠,此刻正揉着酸痛的腰肢。



景春熙却精神十足,和阿悦趴在车窗边数路边的野蔷薇,淡粉花瓣上还沾着晨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狷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狷介并收藏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