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泌出身道家,精研《易象》,乃历算学家李淳风的传人。



此人博涉经史,长于谋略。其身世极为显赫,六世祖乃北周“八柱国”之一的李弼,与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同列。



当初,李泌任翰林待诏,常常出入太子府,与李亨关系十分密切。



李亨为了自保所采取的诸多策略,均出自于李泌之手。



后来,李泌因才学优长,遭到右相杨国忠的嫉恨,不得已隐居于终南山。



杨国忠排挤李泌,实际上就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斩断太子的羽翼,可以更好地打压太子。



“山人拜见太子殿下!”李泌一袭月白道袍,长身玉立,缓缓步入大堂。其身姿飘逸,面容清俊,颇有几分仙风道骨。



“先生免礼。今日得见先生,真是喜出望外。”当着众大臣的面,李亨毫不掩饰自己的欢喜之情。



“先生如何来得这般巧?”李亨随即问道。



“山人昨夜观天象,见紫微星微暗,而太子星明耀异常,光芒璀璨,似有祥光瑞霭环绕。



此乃吉兆,料想殿下必有非凡之事,故而特意赶来长安,拜见太子。”李泌说着,嘴角含笑意,那笑似乎藏着无尽深意,令人捉摸不透。



“先生此言差矣。本宫奉圣上之命回来镇守长安,岂是非凡之事?圣上龙体安康,紫微星光耀千古,岂会微暗?先生切莫再作无稽之谈。”李亨正色说道。



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自然不会相信天象。李泌口中的天象,更多的是暗喻。在这敏感时刻,当着群臣,仍须小心为上。



李泌摇了摇头,不慌不忙地说道:“殿下息怒。天象所示,不可尽信,也不能全然不顾。



殿下奉圣命守卫长安,此乃关乎大唐国运之大事,难道不是非凡之事?山人此番前来,正欲助殿下一臂之力,以解长安之危局。”



“先生有何良策?”李亨问道。



“山人给太子殿下带来上中下三策,可保殿下守住长安。”李泌缓缓说道。



“如此甚好。先生且稍候片刻,本宫随即就来。”李亨说着,令鱼朝恩带李泌去内堂休息。



李泌离开后,李亨继续安排各路人马。



“裴冕。”



“臣在。”御史大夫裴冕出班行礼。



“你命人将边令诚和崔光远的人头挂在城楼之上,并贴出告示,以儆效尤!往后若有勾结叛贼者,杀无赦!”



李亨说着,砰的一拳砸在桌案上,吓得众人又是一哆嗦。



“臣遵命。”



“陈希烈。”



“老臣在。”



李亨刚要说话时,忽然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应该出现而尚未出现的人,于是问道:“高适何在?”



“启禀太子殿下,据老臣所知,高侍御和王思礼王副帅目前正在灞桥布防。”陈希烈说道。



“王思礼?”李亨问道。



“正是。”陈希烈恭敬地回道。



潼关之战时,李隆基以王思礼为副帅,统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破茧小书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破茧小书虫并收藏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