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最丑的。”姚春燕撇了撇嘴。



“咱们男同志往后面站一站啊,女同志站前面,个高儿的往旁边让一让,别把矮个子的挡住了。”



几个人站的笔直,对不经常拍照的他们来说,照相格外的严肃。



“都笑一笑,笑一笑。我数一二三,大家都喊‘钱’哈。”沈母给他们拍照。



一板正经的模样,看着直摇头。



“对对对,哎,就是这样,想着你们明天就要结婚啦!



开始拍来了啊,保持住。”



“1-2-3……”



“咔嚓”一声,沈母抬起头来,“再来一张不?这次你们都自然一点。



抓着个机会不容易,你们都是小年轻应该热情洋溢一点。



什么pOSe安排上!哪能跟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比呢。



死板的样,我年轻的时候拍照老多花样了。



不像你们这么拘谨。



男同志要主动点啊。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咯。”沈母作为过来人,怎么能看不出来。



一帮知青里,有几个是冒出火花苗头来的。



趁着这机会,必须得撮合一把。



现在人拍照,不论面积大小,动作姿态那都千篇一律。



放在相片大海中,都挑不出来,基本一样。



去照相馆里面拍照,要不就是站着,坐着,再要不就是蹲着。



跟后世比剪刀手那一批人一样。



都是固定的。



就连拍照的背景墙,也都类似。



街头,供销社门口,厂区大门口,楼梯口扶手……



中规中矩的。



也归结于他们拍照的机会属实太少,思维也比较固化。



但也因为他们拍照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他们对于拍摄出来的照片格外的珍惜。



在拿出来回忆的时候,回忆起来的,都是美好的记忆。



后面有机会拍照了,反而没有现在这种期待的感觉。



沈建设在大数据的时代生活过,照片对于他们那时候的人来说,不是回忆。



一部手机里可能拍摄了上万张的相片,可在这些照片里面却挑不出一张让自己满意的照片。



拍照会让人感觉非常的疲惫,拍照本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却逐渐被人厌烦。



七零年代的照片也是非常珍贵的,基本上去照相馆洗一张照片,就要花上一两块钱。



沈建设跟身边的亲朋好友拍照,每一次拍摄,都会按在照片后面标明时间还有地点,简单记录下那天的事情。



在回忆起来的时候,对那时候发生的事情,就会记忆犹新。



可以理解为,稀少的东西显得更加珍贵。



在每一张照片中,它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也是不同的。



沈母虽然这么说,倒是眼前的这些孩子还是略显的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生男知青,带着系统下乡改造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暮云年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暮云年华并收藏重生男知青,带着系统下乡改造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