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为了赚钱,让他们钻深山老林都行。所以这些商人还是跋山涉水的经过缅甸抵达了莫卧儿帝国。



早就有准备的莫卧儿帝国的那些贵族们直接就将他们的货物包圆了,就算他们用不了,加价卖出去也能大赚一笔。



原本因为南方海贸受到影响从而有些滞销的工坊经过西北和西南两边的陆地贸易,也是将产品都给消化了。



不过现在那些工坊都在加大生产规模,因为等南方战事结束,那海贸又要继续,到时候的需求量更大。



不过户部和都知监也是对各地的工坊都有了解,有鉴于这种情况,也是约谈了不少大工坊主,让他们有序增加,别搞得货物过剩了。



不过对于南方商人上报的道路情况,朝廷也是很重视,加大了南方的修路规模。



这几年其实朝廷一直都在各地修路,一是给百姓增加收入,毕竟除了罪犯与战俘等人,修路还会招收不少百姓,不过他们主要负责不危险的地方。第二就是将朝廷手中的白银放出去一些,缓解市场上的货币短缺情况。



所以大明内部道路其实很好,现在差的就是中南半岛那里。



不过那边已经开始大规模修路开荒了,在大明已经废除的徭役,在这里又用上了。



明军征集了上百万人,开始大规模修路,每天也就管吃的,而且还不好。



至于修路死伤的问题,朱由校以及朝廷百官表示,现在这里的人还不算大明百姓,只有为大明做了大贡献才算,修路也是。至于贡献要多大,等你达到了就告诉你。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会说汉语写汉字的人都算是大明人。毕竟这里与大明人很像,有的甚至就是以前的汉人后裔,不可能把他们都弄死。



朱由校在收到和莫卧儿帝国签订的文书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这样就不怕因为战争对内地那些工坊有影响了。



在他的心中,这些工坊可比那些海商重要多了。这可是大明工业化的开端,不能因为战争让产品滞销,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



为此,朱由校还喊来了户部尚书周文,商量对这些工坊的管理。



“陛下,不只是这些工坊,那些商人也需要管理,现在放在户部下面的其他司不合适,臣建议户部增加商务司与工务司专门负责管理。”



朱由校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问周文,“现在大明有多少工坊了?”



“回陛下,超过千人的大型工坊有二十五家,五百人以上的中型工坊有三百多家,至于百人以上的小型工坊,有两千多家,更小的那些不到百人的更多了,这些都是用了新式机器的工坊,以前那些传统的也不少。”



朱由校也没想到已经有这么多了,虽然和整个大明的体量还少,但这才几年啊,而且现在每年几乎都在大规模增长,看来增加管理衙门刻不容缓了。    。:(2/2)

章节目录

天启:日月重照大明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爱吃铁板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吃铁板牛并收藏天启:日月重照大明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