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三司隐约一体,这个时候自辩是无法说明某些情况的。



就比如周铁衣总不能挑明说,难道真要自己三让之后受封吗?



这句话只能够圣上挑明,或者与圣上一体的天后挑明。



其余任何人只要敢说,那就是大不敬,是欺君之罪!



这个时候,等满朝文武,乃至天后都发表完了自己的意见,圣上才沉吟片刻,开口道,“自古明君,功有赏,过有罚,才得天下大治,周爱卿可有话说?”



听到圣上‘功有赏,过有罚’六个字,三司神色不变,但三人都知道周铁衣今日封爵之事已经无法阻止了。



周铁衣拱手一礼,说道,“臣本粗鄙,流连于柳巷,声色犬马于天京,只求安乐于盛世。幸得祖先庇佑,以三世军功庇荫臣为一总旗,闻达于圣人之耳,圣上不以臣荒唐,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托付臣以重事,尔来已有三月余,臣唯三功,聊以夸耀。”



“臣之功一,上书《请圣意下达策》,《请民意上访策》,立《天京报》,使圣上耳目聪慧,能听天下万民之声,使百姓口舌清楚,能说心中所忧之事,此后百家相仿,教化大夏子民,使圣上道德泽被万民。”



“臣之功二,立商会,献火车,轮船二祥瑞,使百官亲证祥瑞属实,如今招工三千余人,皆安其民,富其身,又与皇四子,宁王商议广推此法,预计年末将招工十万有余。”



“臣之功三,谨遵圣谕,开兵冢,唤醒白帝意志,大破天京神孽之暗谋,重创神孽余党,赖圣上,圣后之威,保全天京百姓。”



末了,周铁衣环顾四周,叹道,“除此之外,再无寸功,愧对陛下所托。”



周铁衣这一声叹息让百官表情丰富极了。



如果这都不是功劳,那么他们这群人就真的都是酒囊饭袋,尸位素餐了!



别说三功了,这任何一功,都足以封侯。



就说第一个功劳办报纸,这也是周铁衣最开始做的,如今见效最快的。



百家无论何种教派,首推就是教化之功!



在教化之功面前,军功都得往后让让。



而报纸的出现,确实做到了广开言路,不仅广开言路,还让诸子百家一个个下场模仿。



能够让诸子百家都下场模仿,那么自然就是教化之功。



如果这都不算是教化之功,那么岂不是说百家都做错了,都有眼无珠?



换一个儒家的人倘若做成此事,恐怕已经不是要封侯了,应该在商议该怎么弄成圣贤了!



其余二功,三功皆有事可说,有功可诉,每一个功劳还都不是小事!



大夏圣上看向董行书,笑道,“司民,朕拔擢的这位总旗如何?这三功可否封侯?”



身穿紫衣的司民董行书沉默了三息,与周铁衣形成鲜明对比。



末了,董行书开口道,“此三功,足以封侯,陛下圣明。”



百官脸上丰富至极的表情皆化作心中长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4/4)

章节目录

我在大夏窃神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码字手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码字手痛并收藏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