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湖脸色胀红,刚想要开口,旁边的崔玉轻轻拉了李剑湖的衣袖,到了这一步,朝堂上的争斗已经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了。



现在说得多,反而可能会犯下大错,真正要说的话,自然由他们背后之人说。



周铁衣看着眼前场景,面带微笑,沉静地站在原地。



不仅是因为他对李剑湖三人告状完全在掌握之中。



同时也因为焦国平这番话。



他周铁衣现在可不是三个月前那个还需要自己提刀杀人的诛神司总旗,就算站着不动,自己身后的利益团体也不会让自己轻易出事。



言部一位五品御使开口道,“焦院长此言不妥。”



这位御使再对圣上拱手致意。



这是御使的特权,即使在圣前也能够先声夺人,再讲礼数,象征着大夏圣上广开言路。



这也是言部清贵的原因之一。



“湖心书院一事,本就疑点重重,司律,司民都已经上奏圣上,因为之前圣体有碍,所以一直没有审理此事,如今正好两案并审,由司民亲自主持,还天下百姓一个清白。”



周家门生故吏之首,刑部侍郎长孙丹出阵,对圣上拱手致意之后,冷笑道,“秦御使此言不妥吧,湖心书院勾结神孽,按大夏规制,也应该交由诛神司先审,若有疑点再上呈刑部,最后再至三司处,为何秦御使这里,一下就要司民亲审,这不仅与祖制不符,也于礼不符。”



“或者说儒家所谓的礼制,在某些时候可以特权越位?毕竟湖心书院乃是儒家书院,若真是如此,如何能够让百家安心?让圣上安心!”



长孙丹用了一个重音,将事情的复杂性再上一个档次。



学部尚书唐安世拱手致意后,开口道,“既然长孙侍郎觉得我儒家审理此案不能够让天下人安心,不若让司律亲审如何?”



儒家自己清楚湖心书院的事情,地方某些氏族确实在搞祖先封神之法,是有牵连,但要说湖心书院说勾结神孽,本来就带有一点牵强附会。



所以司律青空规来审这件事,对于儒家而言至少比诛神司先审要好得多。



毕竟那地方镇抚司上呈的初步口供就差指着儒家说儒家有造反之意了!



之前朝堂上也在争论该怎么审。



若不是周铁衣受到刺杀,而后又有兵冢神孽之事爆发,恐怕以周铁衣的手段,诛神司早就揽过此案了。



而眼下是什么局势?



今日朝会本来要议论什么?



是周铁衣受封侯爵!



若真的让周铁衣今日受封侯爵,那么周铁衣威势无两,简在圣心,儒家怎么再争湖心书院案审理权柄?



所以即使知道今日弄出此案不是时机,几乎不可能通过此案扳倒周铁衣,甚至现在动摇周家都很难。



但儒家不得不在今日打出这张牌,因为这张牌今日不打出,等周铁衣真的受封侯爵之后,那就真的回天乏术了!



想到这里,百官们总算是琢磨出了今日朝堂上儒家的一些政治意图。



若司律审理此事,那么还表明一件事。



那就是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我在大夏窃神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码字手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码字手痛并收藏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