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写得东西都是给大夏圣上看的。



这倒是很符合自己对于封建社会的刻板印象。



周铁衣在心里想到,就算有生产技术,有足够的劳动力,但就是无法解放生产力。



唯一的好处,就是这个世界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发明了出来,而且内务府不缺活字印刷机。



周铁衣走到一台活字印刷机前,从怀中取出一张报纸底稿大小的纸张,上面有字体要求,先递给冯子宽,然后问道,“这种大小和字数,共八张,每三日印三万份可以保证吧?”



开始的报纸,需要让市民阶层有逐步适应的过程,所以周铁衣也没有激进,准备三日一版,让市民阶层适应之后,再改为日报。



冯子宽看了一眼之后,递给旁边的小太监。



小太监认真端详了一下,赶忙回话,“只需要多分些人手捡字,自然忙得过来。”



内务府的印刷局不可能只是为了自己报纸一家服务,所以周铁衣才特地询问了一遍,听到肯定地回答,才接着说道,“纸张和墨拿来,我挑一下。”



小太监赶忙去取,拿来不同的纸张和墨,周铁衣一看,果然,以印刷局这种纸张和墨印刷,就算自己再能够给报纸拉赞助,也绝对亏本。



为了以后报纸的运营大计,所以周铁衣一开始就得降质量。



反正即使现代工业化的报纸,也讲究的是经济实用,报纸最大的作用是有效地传递信息,而不是纸张好不好。



“纸张都不对!”



“啊?”



小太监看了看周铁衣,又看了看冯子宽。



冯子宽大概猜测出原因了,说道,“可是成本问题?”



周铁衣看向冯子宽,虽然对方是大太监,但却是管事当家的大太监,自然更加务实。



他想了想,给了个标准说道,“纸张和墨你们挑一挑,控制在三十文以内。”



内务府的人工费不用他出,这已经是节省了最大一笔开销,不过周铁衣仍然先定价三十文,而不是更低,就是为了在这里留道口子,算计儒家。



只要儒家敢跟着自己的定价走,自己就敢让他们亏得底裤都没有!



不然自己将什么都做得好好的,儒家照着抄,反而可以借助本身更好的发行渠道,超过自己这个‘正版’。



这一次小太监没有再问会不会‘有辱圣意’的蠢话,既然周铁衣敢这么做,自然有深意,旁边的义父都没有说话,自己也不用插嘴,老实做事就行。



冯子宽微微皱眉,三天三万份报纸,每份三十文以上,这可不好卖啊。



他可是知道,周铁衣是准备将报纸卖给普通人的,而且听周铁衣的语气,似乎三天三万份报纸,只是最初试水,一旦成功,就会加大产量。



“那周总旗,每份报纸怎么定价?”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冯子宽当着内务府的家,自然要对这些事上心。



“五文,而且以后价格可能还要降。”



周铁衣肯定地说道。



冯子宽快速盘算起来,就按每份成本三十文,也就是内务府每三天光在报纸上,就要亏75万文,合计白银7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我在大夏窃神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码字手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码字手痛并收藏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