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儒家教化之意,育民于乐,在普通百姓之间,很有市场。”



“杂家四说‘君出于民’,所以自国朝开辟以来,虽然也是诸子百家之一,但却不在朝堂之上被重视,难以入上九流。”



妙玉一口气就给周铁衣说清楚了杂家主要的四项主张,让周铁衣听得啧啧称奇。



特别是君出于民这个主张,实在是有些‘大逆不道’,怪不得这位杂家三品,想要借助龙鱼会,试探天后呢。



不过这倒是和周铁衣没有什么关系了,他也就顺手救一下人而已。



而后,周铁衣又看了那胸口碎大石的,耍花枪的,吞铁的,种类繁多,一逛竟然过了一个时辰。



忽然,一个俏生生的声音从后面传来,“那位小哥,那位小哥!”



周铁衣转头看去,正是刚刚那位杂家高人的孙女,她拿着一串糖葫芦,笑吟吟地晃动手中的银铃,“今日的事儿,还要谢谢小哥儿呢。”



说罢,将手中的糖葫芦递给周铁衣道谢。



周铁衣接过糖葫芦,咬了第一个,然后递给白梅,笑道,“随手之事,倒不用谢。”



这少女认真地想了想,说道,“我也没有什么好感谢小哥的,不过我知道这玄武湖龙鱼会还来了一位高人,小哥要不要与我一同去看看。”



“你怎么知道对方是高人的?”



周铁衣好奇地问道。



少女笑着回答,“摆摊之前,我们都要去京卫司登记,爷爷没有理其他人,倒是和对方多说了几句,只不过他们的话太过玄妙,我没有听懂。”



周铁衣看向妙玉。



妙玉思忖了一下,“也好。”



见周铁衣点头同意,少女便领着众人,在人群中穿梭,本来想要跨过一座长堤,去湖对岸,忽然河堤的另外一边,走来一位丽人。



这位丽人穿着粉色春衫,头戴朱钗,蒙着面纱,提着一盏自制的红莲鱼灯,身边跟着一俏丽丫鬟。



那丫鬟见到周铁衣,冷哼了一声。



琯琯和她的侍女鸳鸯。



真是好巧啊!



琯琯摘下面纱,露出绝美容貌,周围的人群都呼吸一滞,目光纷纷投来。



欲语泪先流。



两行清泪,从琯琯如玉的面颊流淌而下,说了句,“相公,真是许久不见了,我没有碍着你携美游玩吧!”



这番话,直惹得周围人直皱眉头。



再一看周铁衣左右两个美人,也都是春花秋月,各占胜场。



呸,下流胚子!



若不是周铁衣锦衣华服,还带着两名侍卫,指不定已经有人想要为琯琯出面。



连阿大,阿二也带着看好戏的模样看向周铁衣。



所有人都像是中了定身术一样,连师姐妙玉都皱眉。



她听过周铁衣的风流。



特别是琯琯这位花魁,赵太岁,周铁衣和安乐王四人不得不说的故事,已经在天京大大小小的街巷之中传遍了。



连带刚刚一直对周铁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在大夏窃神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码字手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码字手痛并收藏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