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情他自会安排。”



说罢,桓缜退后一步,躬身长稽道:“大楚天下,拜托先生了。”



许望急忙拜倒在地,热泪盈眶道:“不敢当殿下如此大礼,臣唯有竭尽全力,以死报之。”



桓缜上前将许望搀扶起来,又嘱咐了几句。



许望虽然是个医官,但也有一颗忠义之心,被当朝太子如此礼遇托以重任,自然是心潮澎湃。



装模作样的留下药方之后,许望就抱着必死之心拜别了太子。



走到宫门处,许望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好在把守东宫的士卒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药箱上了,并没有关注他的腰带有什么异样,甚至都没发现新换了一条。



东宫防务比起宫城来说,并没有那么周密,这要是换成宫城外的大司马门,可能就没这么容易了。



许望一路回到太医院,并没有立即就去见太子让他找的太中大夫韦昂,而是照常回家。



这同样也是太子桓缜的嘱咐。



宫中的李煦除了关注皇帝之外,也格外关注东宫的动向,他对于太子生病的这个时机感到了一些异样,不过也并没有太多动作。只是叮嘱负责东宫防卫的监门校尉仔细做事。



太子的亲信是重点关注对象,还有城北的诸王宅邸,同样有密切监视。每日谁见过了太子的名单,他都要亲自过目。



至于刘绛,每天要带着甲士绕着台城走一趟,然后就窝在大将军府看兵法。



李如愿送给他《孙子兵法》十三篇,还有诸葛武侯所著兵法二十四篇,另有《司马法》《风后握奇经》等兵书战策。



刘绛对这些兵法很头疼,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学,别管会不会用先背下来再说。



有时候不懂的他就去问魏兰因,魏兰因看见这么多兵书也是来了兴趣,孙子兵法他是读过的,但武侯兵法和《风后握奇经》这些从晋朝开始流传的兵法实际是一直被皇家所珍藏,并没有大量在流传在外,但他本人的古文功底肯定是比刘绛好,所以他帮助刘绛注释学习的过程中,自己也跟着一起学了。



这一日刘绛正在大将军府的侧院里面背书呢,有卫士来报告,说是游击将军沈子睦求见。



刘大红合上书本诧异的道:“你说谁?”



“游击将军沈子睦。”



刘大红头上浮现一堆问号,这人他不熟悉啊。他只知道沈子睦是九江王桓瑛的亲信,李如愿入建邺的时候,是这人架好浮桥接应的。



“请他来此间叙话。”



不多时,卫士引着沈子睦过来,刘大红也来到庭院之中迎接。



“沈将军,有失远迎啊。”



“刘将军客气。”



沈子睦身长约有七尺,中等身材,出自吴郡沈氏,却跟沈穆之一家关系较远了,同族不同宗。



三十多岁的年纪,仪表打理的很整齐。



此时沈子睦也在打量刘绛,心中对这位前家奴出身的李家嫡系其实是不以为然的。



但他今天来是奉命而来,所以姿态很低。



“久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三姓家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高粱河车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粱河车神并收藏三姓家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