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为大清效力……



邵全忠刚才的话可不是乱问的,是在试探乐秀才的见识。



他跟田星品评捻军的时候,就说过,捻子最大的短板是捻军里没有读书人。



他自己不是读书人,可深知读书人的重要。



不过他是准备将来有点局面再招贤纳士的,哪个有大本事的读书人会投一个管六百人的民团头啊?



可世上的事就是这么难预料,竟然真的有秀才来投,看样子还比较有头脑。



“乐先生过誉,过誉了啊,邵某一介武夫,能得乐先生看中,可是太荣幸了。



我愿意留你,可乐先生家人不会反对你投一个团练头儿么?”



乐秀才长叹一口气,“乐氏虽为乡望,然未加冠时,慈严见背,孓然一身,孤苦无依,就食于长兄之家。



学生自负有点才学,可惜不是科举的料子。十五岁中秀才,连续两次乡试都没有中举。”



“先生还年轻,后年可以接着考啊。”



“团总不懂我们读书人的讲究。自古雄才出少年,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啊。



范进中举只是小说家言,学生闲书看得太多,跟八股犯冲,这辈子是没希望体会立马咸阳桥,满楼红袖招的风雅了。”



原来这位秀才老哥一个,自己说了算,既然现在就想参加工作,不想再深造了,那就留下,至少以后贴告示,算钱粮不用自己操心了。



“乐先生,可惜我这庙小,自己都不是官,团练里也没有文职,你先屈就个团副吧。”



乐秀才站起来,躬身一揖,“乐森参见主公。”



这回邵全忠没有还礼,也没有提什么叫兄弟的说法。



乐森没赶上创业初期的结拜,在邵全忠心中的亲近程度是不可能赶上那哥仨的。



“坐下坐下,乐兄你当了团副,咱们团练的未来发展,有没有能教我的啊?”



这是进一步考察乐森的本事,是仅仅当个账房兼师爷的角色负责后勤,还是能另有大用,将来帮邵全忠纵览全局或者担当方面之任。



乐森当然门清,微微一笑,“第一步当然是招募、训练精锐,您已经在做了,也不是我一个文弱书生能插手的。



至于以后的发展,想必主公心里有数,我这里准备了上中下三策,供主公参考。”



读书人都这个穷讲究,不过乐森没有把自己定位为诸葛亮,没拿出非我不可的派头,用词比较低调,还不错。



乐森清清嗓子,“今曾伯涵实授两江总督,以兵部尚书、钦差大臣身份督办江南军务。



团总若有门路,得人引荐,投入曾帅门下,自领一营,在剿粤匪中立下功勋,此上策也。



朝廷曾允诺,克金陵者封王,追随曾帅疆场立功,最有封侯之望。”



咳咳,我要能投曾国藩早投了,可惜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啊,我哪有那个门路啊。



“属下观曾帅门下,左季高、李渐甫为其左膀右臂,来日必得重用。



主公若练得精兵,主动出击,在征战中有突出表现,投入此二人门下,未来亦不可限量,此中策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胖哥老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胖哥老李并收藏我对大清忠不可言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