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贞观十八年



第(1/3)页



李恪的姿态,就是告诉大家,我是有备而来的。



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



百官识趣的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再纠结。



说白了,这个新鲜的事物,他们还不大确定,到底是不是对自己的利害。



毕竟,听说过存钱要给钱的,没听说过保管钱的,反而给存钱的人。



多新奇啊。



李恪见无人说话,则是开口讲借贷。



借贷关乎到朝野内外的既得利益者。



他说完后,就马上有人提出异议来。



“吴王殿下,各地官府都有捉钱令史,银行再行此举,岂不是冲突了?”



“是啊,高祖时期就设立的,难道要让朝廷跟朝廷互相竞争不成,这岂不是笑话了。”



各道州主官,是蠢蠢欲动,他们当然知道银行要是做借贷之事,会对他们带来多大的影响。



官府有公款费用,可都靠着捉钱令史给搞来的。



要是搞不来钱,那都喝西北风啊。



“各地官府的捉钱令史,全部调入银行内任职。”



李恪如是说道。



当即,群臣大吃一惊。



有人就要开口,李承乾却是主动开口,道:“往后各地官府不再设置捉钱令史。”



“刚才有人说的对,难免冲突,令人笑话嘛。”



“所以,就变换一下,事务归银行操办。”



“这样捉钱令史有去处,也没有冲突。”



“两全其美。”



不是太子殿下,我们说的不是这个啊。



说的是钱。



是两全其美了。



但我们可以调用的钱,没了啊。



可也没人敢说太子不对,连出言反对都不敢。



太子又不是吴王。



明显太子是在给吴王站台的。



那还能说什么?



百官心思各异,却三缄其口。



见此,李恪也从拷问席下来,随后在房玄龄的主持下。



进入一个重大的环节。



分钱!



各部门那叫一个各显神通,张嘴就是狮子大开口。



反正八千万的税收,哪怕去除今年超出的庙算,也剩下大几千万。



这么多钱,多要个几十万贯,不过分吧?



“兵部,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房玄龄黑着脸,“张口要三千万,你们的庙算是怎么做的?”



“河间郡王,还请你跟陛下,跟太子,跟诸公说说。”



“这钱要用到什么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父慈子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请你吃大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请你吃大面并收藏父慈子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