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一十四章准备妥当
个个跟疯狗似的,咬起人来可是不讲情面的!
金濂想了想,向前一步说道:“陛下,臣僭越了,倒是有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行了,你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朕赦你无罪,说吧,说吧。”朱钰随意地挥挥手,这金濂又来这套。
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金濂这才把自己的主意慢慢道来。
大明朝廷过去储备人才的地方,只有一处,叫翰林院,人才大多出自这里。
后来改制,又多了
()
第八百一十四章准备妥当
第(2/3)页
个文渊阁,翰林院逐渐权力被架空,影响力越来越小,渐渐变成了一个储备人才的地方。
原本的职责和权力,大多被文渊阁取代。
久而久之,到了今年,翰林院不知不觉已经储备了大量人才,留在京城等待机会,希望有朝一日能谋个好职位,施展抱负。
“这翰林院,大概能满足陛下的需求,至少在人才数量方面,绝对是足够的。”
“只是……”金濂咳嗽了一声,压低声音道:“毕竟是翰林院的人,脚不着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和百姓沟通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
朱钰眉头微皱。
他对翰林院里那些书呆子早有耳闻,但还没有真正接触过。
把这些个不接地气的人派出去,真的不会对农庄法的推行起到反作用吗?
朱钰用疑惑的眼神看向于谦,希望他能给点建议。
身边的同僚都已经主动发言,于谦自然不会再沉默下去。
思索片刻,于谦终于给出了建议:
“陛下,翰林院的人才中,有一部分是死读书、读死书,脑子里全是书。”
“读经背书,肯定是有点本事的,写试卷、答考卷、搞八股文,也是一门硬功夫。”
“但让他们去和百姓沟通……”于谦摇了摇头。
“不过……”于谦话锋一转,“翰林院里头,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才。”
“只要精心挑选,还是能挑出一些来的。”
“微臣可以将他们带在身边,先培养一段时间,看他们的表现,再决定是否让他们独当一面。”
“这样一来,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提高农庄法推行的效率。”
智者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于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智者,但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他确实总是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像这翰林院的事情,就是如此。
早在农庄法实施之前,于谦就已经想到了这一步,甚至提前准备了一份名单。
此时皇帝问起,于谦顺理成章地将这份名单交了上去。
“陛下,这些是微臣认为,比较合适的人选。”
朱钰眉头一挑,接过名单一看。
名单上的名字大多并不熟悉,他对历史了解不深
金濂想了想,向前一步说道:“陛下,臣僭越了,倒是有个提议,不知当讲不当讲。”
“行了,你都这么说了,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朕赦你无罪,说吧,说吧。”朱钰随意地挥挥手,这金濂又来这套。
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金濂这才把自己的主意慢慢道来。
大明朝廷过去储备人才的地方,只有一处,叫翰林院,人才大多出自这里。
后来改制,又多了
()
第八百一十四章准备妥当
第(2/3)页
个文渊阁,翰林院逐渐权力被架空,影响力越来越小,渐渐变成了一个储备人才的地方。
原本的职责和权力,大多被文渊阁取代。
久而久之,到了今年,翰林院不知不觉已经储备了大量人才,留在京城等待机会,希望有朝一日能谋个好职位,施展抱负。
“这翰林院,大概能满足陛下的需求,至少在人才数量方面,绝对是足够的。”
“只是……”金濂咳嗽了一声,压低声音道:“毕竟是翰林院的人,脚不着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和百姓沟通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
朱钰眉头微皱。
他对翰林院里那些书呆子早有耳闻,但还没有真正接触过。
把这些个不接地气的人派出去,真的不会对农庄法的推行起到反作用吗?
朱钰用疑惑的眼神看向于谦,希望他能给点建议。
身边的同僚都已经主动发言,于谦自然不会再沉默下去。
思索片刻,于谦终于给出了建议:
“陛下,翰林院的人才中,有一部分是死读书、读死书,脑子里全是书。”
“读经背书,肯定是有点本事的,写试卷、答考卷、搞八股文,也是一门硬功夫。”
“但让他们去和百姓沟通……”于谦摇了摇头。
“不过……”于谦话锋一转,“翰林院里头,也不是完全没有人才。”
“只要精心挑选,还是能挑出一些来的。”
“微臣可以将他们带在身边,先培养一段时间,看他们的表现,再决定是否让他们独当一面。”
“这样一来,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提高农庄法推行的效率。”
智者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于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智者,但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他确实总是提前做好万全准备。
像这翰林院的事情,就是如此。
早在农庄法实施之前,于谦就已经想到了这一步,甚至提前准备了一份名单。
此时皇帝问起,于谦顺理成章地将这份名单交了上去。
“陛下,这些是微臣认为,比较合适的人选。”
朱钰眉头一挑,接过名单一看。
名单上的名字大多并不熟悉,他对历史了解不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