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五十四章真是有趣
下的暗流汹涌。
于谦也在此次早朝中提出了一些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朱祁钰思考已久的工匠等级体系。
这套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完善,骨架和血肉都已经完备。
接下来便是付诸实践了。
朱祁钰与于谦沟通后,于谦拿到完整的工匠体系方案后,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推敲,最终认可了皇帝的工作成果。
两人都意识到,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于是决定在此次早朝上提出。
起初,他们都认为这个提议会引起强烈的反对。
毕竟在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群工匠如何能进
()
第七百五十四章真是有趣
第(3/3)页
入文官的视线?
现在竟然要赋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一些大工匠还能获得正式官职,这岂不是荒唐?
难道那些工匠能与我们这些高贵的读书人相提并论吗?
这不仅是利益之争,更是面子之争。
可想而知,此事的推行和落实,必然面临不小的阻力。
结果没想到,这件事被李云提起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满朝文武官员,不是明确表示支持,就是保持沉默。这时朱靖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的皇权已经越来越稳固,可以勉强将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了。
忽然,有一位御史走出队列,跪拜禀告道:“陛下圣躬安康,臣有要事启奏。”
“李云玩弄权术,排斥异己,在战时做了无数坏事,不仅公私不分,视朝廷规矩如无物,还肆意篡改功劳簿,任人唯亲,意图架空陛下,独揽军权,臣弹劾李云,认为深为不妥!”
“刑部尚书周志忠在战时,日夜镇守北城门,几日未曾脱甲,却无寸功,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听到自己的名字,周志忠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猛然转头盯着那个御史,心想:你小子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我死?
他将家人送到南方的事情,还没有完全澄清呢!
这个时候提起功劳,简直是老寿星上吊,活腻味了!
都说皇帝无情,翻脸如翻书。
今日看来,这些大臣又有什么不同?
过河拆桥,上屋拆梯,效率甚至比皇帝还高。
朱靖扫视着下方的众臣,这些人,真是有趣……
前脚还在夸李云是力挽狂澜的大功臣,后脚就找了个借口指责李云是权臣,颠倒黑白,不除掉他不行。
好话坏话都被他们说了,他这个皇帝还能说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
看起来现在的李云确实有点像权臣。
或者说,他就是!
看看,如今李云掌握了大军,整个京城的精锐部队,一半直接听从他的命令,另一半也在他身边人的掌控之中。
李云一声令下,石坚、范涛、杨盛等人,有几个不会服从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于谦也在此次早朝中提出了一些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朱祁钰思考已久的工匠等级体系。
这套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完善,骨架和血肉都已经完备。
接下来便是付诸实践了。
朱祁钰与于谦沟通后,于谦拿到完整的工匠体系方案后,花费大量时间研究推敲,最终认可了皇帝的工作成果。
两人都意识到,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于是决定在此次早朝上提出。
起初,他们都认为这个提议会引起强烈的反对。
毕竟在这个时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群工匠如何能进
()
第七百五十四章真是有趣
第(3/3)页
入文官的视线?
现在竟然要赋予他们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一些大工匠还能获得正式官职,这岂不是荒唐?
难道那些工匠能与我们这些高贵的读书人相提并论吗?
这不仅是利益之争,更是面子之争。
可想而知,此事的推行和落实,必然面临不小的阻力。
结果没想到,这件事被李云提起后,竟然没有一个人反对,满朝文武官员,不是明确表示支持,就是保持沉默。这时朱靖才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的皇权已经越来越稳固,可以勉强将自己的意志贯彻下去了。
忽然,有一位御史走出队列,跪拜禀告道:“陛下圣躬安康,臣有要事启奏。”
“李云玩弄权术,排斥异己,在战时做了无数坏事,不仅公私不分,视朝廷规矩如无物,还肆意篡改功劳簿,任人唯亲,意图架空陛下,独揽军权,臣弹劾李云,认为深为不妥!”
“刑部尚书周志忠在战时,日夜镇守北城门,几日未曾脱甲,却无寸功,这就是最好的证据!”
听到自己的名字,周志忠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猛然转头盯着那个御史,心想:你小子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让我死?
他将家人送到南方的事情,还没有完全澄清呢!
这个时候提起功劳,简直是老寿星上吊,活腻味了!
都说皇帝无情,翻脸如翻书。
今日看来,这些大臣又有什么不同?
过河拆桥,上屋拆梯,效率甚至比皇帝还高。
朱靖扫视着下方的众臣,这些人,真是有趣……
前脚还在夸李云是力挽狂澜的大功臣,后脚就找了个借口指责李云是权臣,颠倒黑白,不除掉他不行。
好话坏话都被他们说了,他这个皇帝还能说什么?
不过话说回来。
看起来现在的李云确实有点像权臣。
或者说,他就是!
看看,如今李云掌握了大军,整个京城的精锐部队,一半直接听从他的命令,另一半也在他身边人的掌控之中。
李云一声令下,石坚、范涛、杨盛等人,有几个不会服从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