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四十八章泛起光彩
石亨坐了这么久的冷板凳,当他察觉到皇帝对军队的兴趣时,有这样的狂喜似乎是合情合理的。
朱祁钰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
“起来吧,我大明不提倡跪拜,尤其是像你这样的总兵,更不应该这样!”
“战场上杀敌的英雄,怎能轻易下跪?男子汉膝下自有尊严,英雄的屈膝怎能如此随意?”
朱祁钰厉声说道:“从今以后,不准在我面前再行跪拜之礼,否则莫怪我
()
第七百四十八章泛起光彩
第(2/3)页
不讲情面!”
石亨见皇帝态度严肃,绝非戏言,立刻站了起来。
“恳请陛下宽恕,实在是陛下推行的勋章制度,如同快要冻僵的人喝到一杯热茶,令人激动不已,难以控制情绪!”
“陛下,即将到来的授勋大典,末将必定全力协助。就算需要搬运重物搭建舞台,也绝无半句怨言!”
石亨语气十分诚挚。
身边的范广也不禁附和一句:“末将也是如此!”
显然,二人对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高度重视,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
石亨并未言过其实。
明朝的武将与军队恰似寒冬中即将冻毙的人。
他们遭受了过多的不公正待遇,平时被文官紧紧压制,几乎不被当作正常人看待。
在那些权贵眼中,他们的地位甚至不如太监。毕竟太监背后还有个皇帝撑腰。
那么他们的背后呢?
他们身后空无一物,唯有自身孤零零地支撑着一切。
可以想象,在这种境遇下,
朱祁钰设计的勋位体系给予军人的荣誉感以及实际利益,究竟具有多么强大的吸引力?即使是石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方才确实流露出了些许真挚情感。他最多只有一部分是伪装的,剩下的两成,则是发自内心被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所感动。他反省自己,在那一刻,即使是为了皇帝赴汤蹈火,他也毫无怨言。
范广更是无需多言,他是一位更为纯粹的武将,平日里承受的压力与敌意远超常人,所处环境也更为恶劣。此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皇帝!
目睹他们的反应,朱祁钰意识到,这套勋位体系的效果,或许远超预期。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更能打动人心。
两位创建勋位体系的人虽然并非武将出身,但对于“重文轻武”这四个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恐怕难以完全理解。试想一下,自己在外浴血奋战,竭尽全力,多次徘徊于生死边缘,回朝后却不得不向那些对战场一无所知却手握权力、地位崇高的文官低头。到了论功行赏之时,冲锋陷阵的武将反而得不到多少好处,倒是那些事不关己的文官成为头号功臣,备受敬仰。
这样的场面,是不是足以让人生气到血压升高?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明朝各地屡见不鲜,只是文官的角色可能有所变化——有时是太监,有时是普通文官,有时是各方权贵……在明朝重文轻武的大背景下,武
朱祁钰最看不惯的就是这种理所当然的态度!
“起来吧,我大明不提倡跪拜,尤其是像你这样的总兵,更不应该这样!”
“战场上杀敌的英雄,怎能轻易下跪?男子汉膝下自有尊严,英雄的屈膝怎能如此随意?”
朱祁钰厉声说道:“从今以后,不准在我面前再行跪拜之礼,否则莫怪我
()
第七百四十八章泛起光彩
第(2/3)页
不讲情面!”
石亨见皇帝态度严肃,绝非戏言,立刻站了起来。
“恳请陛下宽恕,实在是陛下推行的勋章制度,如同快要冻僵的人喝到一杯热茶,令人激动不已,难以控制情绪!”
“陛下,即将到来的授勋大典,末将必定全力协助。就算需要搬运重物搭建舞台,也绝无半句怨言!”
石亨语气十分诚挚。
身边的范广也不禁附和一句:“末将也是如此!”
显然,二人对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高度重视,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积极性。
石亨并未言过其实。
明朝的武将与军队恰似寒冬中即将冻毙的人。
他们遭受了过多的不公正待遇,平时被文官紧紧压制,几乎不被当作正常人看待。
在那些权贵眼中,他们的地位甚至不如太监。毕竟太监背后还有个皇帝撑腰。
那么他们的背后呢?
他们身后空无一物,唯有自身孤零零地支撑着一切。
可以想象,在这种境遇下,
朱祁钰设计的勋位体系给予军人的荣誉感以及实际利益,究竟具有多么强大的吸引力?即使是石亨,也不得不承认,自己方才确实流露出了些许真挚情感。他最多只有一部分是伪装的,剩下的两成,则是发自内心被眼前这位年轻的皇帝所感动。他反省自己,在那一刻,即使是为了皇帝赴汤蹈火,他也毫无怨言。
范广更是无需多言,他是一位更为纯粹的武将,平日里承受的压力与敌意远超常人,所处环境也更为恶劣。此刻,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甚至恨不得将自己的所有都奉献给皇帝!
目睹他们的反应,朱祁钰意识到,这套勋位体系的效果,或许远超预期。
“雪中送炭”总比“锦上添花”更能打动人心。
两位创建勋位体系的人虽然并非武将出身,但对于“重文轻武”这四个字背后的深刻含义,恐怕难以完全理解。试想一下,自己在外浴血奋战,竭尽全力,多次徘徊于生死边缘,回朝后却不得不向那些对战场一无所知却手握权力、地位崇高的文官低头。到了论功行赏之时,冲锋陷阵的武将反而得不到多少好处,倒是那些事不关己的文官成为头号功臣,备受敬仰。
这样的场面,是不是足以让人生气到血压升高?
事实上,这种现象在明朝各地屡见不鲜,只是文官的角色可能有所变化——有时是太监,有时是普通文官,有时是各方权贵……在明朝重文轻武的大背景下,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