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皇城的墙透风透的更是吓人。



随着新一轮的爵位变动的消息慢慢传开,众人原本以为的谣言也慢慢坐实,成了铁一般的事实。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河间郡王要封为赵郡王。



如今礼部和工部的官员已经在修改王府的规格了。



如歇山转角、重檐重栱、绘画藻井、朱门红窗等,级别不同,这些东西都不同。



雕梁画栋上的动物图案也不同。



自武德九年太上皇整顿吏治以来,除了王室子弟,就很少有人封王。



高祖皇帝所封的王爵,随着年月也越来越少。



等到李厥成为皇帝。



臣子最好的封赏怕就是国公,再往上估摸着不可能,先前的封王多是为了收买人心扩大实力。



如今显然是用不着了。



县侯多如狗,国公满地走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



消息传来颜白会封国公。



对于这个消息群臣的反应并不大,他们认为这是必然之事,也就没有了惊讶的必要。



倒是席君买,王玄策两人让众人羡慕了好久。



年纪轻轻就一举封侯,虽然是个关外侯,但也足以激动人心。



席君买封岐州侯,王玄策寿州侯。



等到辽东的李绩,苏定方等人回来,必然还有一波封赏,众人猜测,这一波封赏应该是给太子李厥准备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息传开,楼观学的名声再次拔高,已经有人开始找关系,寻找快捷的入学通道。



可大家只看到楼观学的学子出人头地,可大家忽略了这些都是拿命换来的。



大家见到的都是活的。



在地方熬功绩的八品七品官一大把。



好说话的颜韵成了香饽饽。



还没把礼部右侍郎这个职位琢磨透要做什么的他已经快被同僚们的请帖淹没了。



酒宴上总是旁敲侧击考试难不难。



楼观学的入学考试不难,就是杂,什么都必须会一点。



如果有一项技能特别强,就可以择优录取。



没底子的那些准备上低年级启蒙课程的依旧是摇号。



当然,书院先生每个人手里都有些名额。



孙书墨和鹿入林也有,但两人不敢说。



外人一旦知道,两人怕经不住诱惑给卖了,更怕被人惦记,狼多肉少,怎么给都得罪人。



国子学的变化不大。



作为最高的学府,它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取代的,只不过现在的国子学招生规则没有以前那么严格。



人数最高能到六百人。



颜白本不想来长安,但作为祭酒国子学还是要来看看。



勋贵子弟多刺头,虽不会做强抢民女的事情,但也会有不好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哈哈哈,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微微的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微微的薇并收藏哈哈哈,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