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口谕



赵公年迈,三朝之元勋,国之硕果



勋贤之议,宜有别恩,不应为国事所累,朕念其不易,特……”



旨意送达。



在礼部官员平和的声调中,长孙无忌泣不成声。



喊着老命不足惜,愿为大唐尽全力。



可在礼官走后,刚才还泣不成声的人瞬间就变了脸色。



长孙无忌把旨意听的很清楚。



许敬宗进中书省,每日待诏于武德殿西门。



这一下让长孙无忌有些手足无措。



监管他的人还是来了。



此前的诏书会先下发到长孙无忌掌控的政事堂。



(ps:《旧唐书·卷四》,高阳县男许敬宗每日待诏于武德殿西门!)



政事堂有五人,分别掌管机务要政。



他们可以在省内讨论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



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五人里,只要有一人觉得处理的政事欠妥当。



那这份呈现上来的奏报就得打回去重新商议。



这五人也叫“五花判事”!



这五人也都是长孙无忌提拔上来的人。



说是五花判事,很多事情长孙无忌可以一言决之。



也就是说,长孙无忌他可以决定皇帝知道多少事。



如今,许敬宗待诏于武德殿西门。



这一手就等于直接绕开了长孙无忌管辖的政事堂。



长孙无忌怎么看不出来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诏令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就是皇帝给许敬宗暗示。



可以咬人了。



第二个旨意就是李义府进尚书省。



虽然官职没变,干的依旧是端茶倒水的跑腿活。



但此举就等于皇帝在尚书省安插了一枚钉子。



与此同时,狄仁杰进入大理寺。



许久未见的王玄策回来了,直接晋升为户部右侍郎。



独孤渐明也回来了,任兵部库部郎中,职位仅在侍郎之下。



这个政令就耐人寻味了。



饶是长孙无忌很了解李承乾。



他一时间也没有想到这一手是要做什么。



除了许敬宗,剩余几人都不是很大的官。



虽是要职,但权力有限。



夜深了,长孙无忌还在思量。



皇帝明明行动不便,这个时候需要按部就班,稳才是要道。



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咄咄逼人了起来?



长孙无忌有点想不通这是怎么了?



“家主,客人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哈哈哈,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微微的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微微的薇并收藏哈哈哈,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