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皇后明显好了起来。



消瘦的脸颊上带着一抹不正常的酡红。



长孙皇后如果年轻二十岁,那这抹颜色就是恰到好处。



但如今她的这个年纪,这抹红就不正常。



长孙皇后已经看开了,每日的心情都很好,挨个的把子女召唤进宫,进行一对一的问话和训话。



只有少数的人知道,皇后这是在做最后的安排。



她要在最后的日子里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当。



江州的颜白也在忙碌,编民入册之后就是挑选青壮,讲解政策,挑选府兵。



恰逢冬日,孙书墨、颜白、陈摩诘三人三班倒的利用这个不忙的日子训练府兵。



这一训就是数月,新的一年转瞬即至。



在新的一年里李恪走到朝堂。



一个管飞骑的领将,悄无声息的站到了文官的队列里。



不理会众人不解的目光,李恪跪坐好之后闭目沉思。



李恪不喜欢朝堂,但又不得不来。



原本都说好了这一辈子不踏进朝堂一步。



没有想到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试图逃离的地方。



众人也在惊异吴王的到来。



一部分人的眼光是善意的带着亲近和欣喜。



还有一些人的眼光则是平平淡淡。



也有偶尔的一瞥目露凶光。



朝堂之上,每来一个人就会增加一个新的变动,官员除了折腾,另一个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没有谁会死死的抱着谁的大腿,都是在不断的权衡。



李泰也来了,见到李恪站在文官里面的时候一愣。



他转身直接去了武官那边,直接坐在了李绩的后面。



李绩颇为无奈,这都是颜白开的好头,如今文不文,武不武,陛下也趁机掺沙子。



李泰来了,众人的表情更加的精彩了。



对比而言,众人其实还是喜欢李恪多一些。



最起码吴王在当祭酒的时候并没有开除一个学生。



而且这些年在长安的名声很好,是公认的贤王。



一个府里面只有一个老仆的贤王。



因为和所有人不粘连,大家都很喜欢。



这李泰才成为魏王,才当上祭酒,就在书院大刀阔斧的改革。



开除学生,开除先生。



让诸多家多年的布局,好不容易在书院才安排好的布局被拆的干干净净。



主持朝会的太子还没来,朝堂响起了议论声。



文官的议论是小声议论,类似指指点点,文雅,符合文官的气势。



武官则豪放一些,说话的声音也大一些,也粗鲁一些。



两方议论的内容都差不多。



意思是这个紧要的时候亲王应该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哈哈哈,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微微的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微微的薇并收藏哈哈哈,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