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尽一份力,那短打背后就会缝制德隆商号四个字。



当工匠穿着这身衣衫行走在长安城,百姓肯定会记住德隆商号的名字,政道坊的百姓会感谢德隆商号的善意。



知道的人越多了,是不是日后买衣裳,扯布匹是不是都得去德隆商号那儿采办了?”



颜白笑了笑:“那德隆商号是不是既有了名又有了利?这么说都听明白了?起价五百贯,你们可以商量,觉得我这法子可以的,愿意做的可以举手了。



当然,我以我的名声担保,以县衙作保,说到做到,童叟无欺。”



场面安静下来,众人的呼吸不免也急促了许多,都是聪明人,都听懂了颜白的话,也明白今日不会出人命。



没了性命之忧,众人瞬间都放松了许多,商人的本色开始回归,胆子大的已经开始品茶了,已经在想颜白说的法子能带来什么样的收益。



大家都在想县令说的可行不可行,能获利多少的问题,毕竟以往做生意也会去宣传自己。



除了有伙计吆喝,店门口那高大的幌子,顾客带来的口碑,还有那请人吟诗作画,来招揽顾客的方式之外。



县令说的这个法子充满了新奇和挑战。



片刻之后,有人举手了,颜白脸上露出期待的表情,眼神示意了一下,这人说道:“颜侯,昌裕号愿意出五百贯,同侯爷一样关心百姓疾苦!”



昌裕号掌柜的话才落下,就有两人举手,一人更是直接说道:“颜侯,瑞色堂愿意出七百贯,同侯爷一样关心百姓疾苦,助政道坊百姓早日有一个家!”



另一人也赶紧说道:“义和商会,愿意出一千贯,同侯爷一样关心百姓疾苦,助政道坊百姓早日有一个家。



如果县令说的这一千件短打能让匠人穿两年,我义和商会愿意再加五百贯助县令一臂之力。”



颜白淡淡道:“二千贯!”



义和商会管事沉默了片刻,站起身朝着颜白拱拱手:“如果没有比本人更高的价格,义和商会就接了!”



二千贯已经是一个很大的价格了,这涉及商会的流动资金的问题,需要计算和考虑的点很多。



如伙计的柴薪,铺子的租赁,材料的采购等,这些钱都是固定死,不能动,除此之外才是可支使的钱。



支使的钱的多少就决定你能办多大的事儿,且不伤铺子的根本。



况且县令的这个主意不是一下子就能带来收益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累计,短时间内想赚回这两千贯显然是不可能,义和商会管事算得很清楚。



但不可否认,县令的这个法子让人心动,一千件短打就相当于一千个伙计在吆喝,这生意倒是可以赌一次。



输了,也无妨,卖个好给县令,日后好说话不是?



义和商会掌柜觉得花两千贯和县令打个照面,不说解县令的燃眉之急,但也算尽一份力,名声才是传家宝。



有了一个好名声就不愁东西卖不出去,这点钱算什么,如果真的能如县令说的那样留下些美名。



一万贯也是可以的。



李晦呆呆地看着颜白,他没有想到这么还能赚钱,一个法子开口就是两千贯?他觉得此刻的颜白又变得极为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哈哈哈,大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微微的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微微的薇并收藏哈哈哈,大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