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宝贵的知识



第(1/3)页



高兴在人群中穿梭时,发现不少老人戴着老花镜,几乎把脸贴到了画作上,专注地欣赏着每一幅作品。



尤其在华夏国家博物馆文物总店的展厅里,几乎每幅画前都围满了观众,有的甚至需要排队等候。



正当高兴漫步于展厅中时,他意外地发现了沈书语的身影。



不过,此时她正忙着向游客介绍书画背后的故事,很是忙碌。不想打扰她的高兴,悄悄地融入了人群之中。



“各位,有没有人了解陈洪绶这位画家呢?”恰巧这时,沈书语开始了对一幅新画作的解说。



这是一幅描绘文人伏案沉思如何下笔的画面,属于明代时期的《高士图》系列之一,这类作品通常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雅’感。



由于没有立即得到回应,沈书语接着分享道:



“熟悉晚明绘画史的朋友可能听说过‘南陈北崔’的说法,其中的‘陈’指的就是陈洪绶。他生活在明末清初时期,自号老莲,寓意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指着画上的落款“老莲洪绶画”,沈书语继续说道:



“陈洪绶的人物画融合了李公麟与赵孟頫的特点,并且在色彩运用上深受吴道子影响。他的设色技艺被认为超越了唐寅和仇英,在整个明代绘画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沈书语娓娓道来,不仅介绍了画作的技术特点,还讲述了画家背后的故事,让听众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魅力。



在介绍完画作后,沈书语转向了另一个重要元素——鉴藏印。



这些印章是历代收藏者留下的印记,它们不仅增加了作品的历史价值,还能帮助我们追踪作品的流传轨迹。



大多数时候,高兴在鉴定书画时很少提及这些印章,因为除了乾隆皇帝的印章外,其余的往往难以辨认。



然而,对于那些传承有序的作品而言,研究这些鉴藏印十分重要。



眼前的这幅明代晚期的画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上面有三个清晰可辨的鉴藏印。



第一个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宝贵的知识



第(2/3)页



属于梁章巨,他是清代嘉庆时期的江苏巡抚,也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第二个来自罗振玉,他被誉为华夏近代考古学之父,在清朝末年负责过明清档案的保存工作。



最后一个则是金鉴所盖,作为近代知名收藏家之一,他的名字也与许多珍贵文物紧密相连。



通过这三个鉴藏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幅画自明晚至清中、晚乃至近现代的流转过程。



沈书语完成讲解后,按惯例留给观众提问的机会。但现场却异常安静,没有人提出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讲解已经十分详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家时间紧迫,尤其是几位老先生还惦记着要去接孙子放学。



“那好,请大家移步至下一幅画。”随着同事的引导,参观者们开始向旁边移动。



高兴注意到沈书语并未立即跟随,他也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赐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赐天并收藏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