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一十四章 难得一见的珍品
>
这种拍卖会真是让人感到不自在,而且其中似乎还隐藏着不少猫腻。
“高主播,还有什么需要问的吗?”小伙子紧张地问道。
“没有了,你的陈述很清晰,听起来也很真实。”高兴微笑着点了点头。
“陈述?老师,您指的是什么呀?”小伙子一脸困惑。
“待会儿警察来了你就明白了。别担心,他们都是自己人。”高兴解释道,同时注意到弹幕中刘队长发了一个OK的手势,心里更加踏实了。
“我在拍卖会上买了件古董,警察也要管这事吗?”宝友疑惑地问。
“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那家拍卖公司。”
“你知道吗?这件汉代陶俑一出现,就让这次拍卖会变得非同寻常。”
“怎么个非同寻常法?”
“可能会让你坐上法庭被告席的高度。”高兴笑着说。
……
“好了,欢迎下一位藏友展示宝贝。”
“老师您好,我有两样传家宝想要请您鉴赏。”
“先看看这个……”说着,宝友摊开了手掌,一枚闪着金属光泽的小印章静静地躺在上面。
它的大小和一个小包子差不多。
“这枚瓦纽印章是谁的?”高兴好奇地问。
通常来说,印章的艺术价值在于背面的纽,也就是用来穿绳的部分。
古代印章的纽常常雕刻成龙、龟、麒麟等吉祥图案。
但这枚印章却不同,它采用了最朴素的瓦纽设计,简单而优雅,并不意味着主人身份普通,反而体现了古人对简约之美的追求。
“这是傅中君的印章,我盖给您看看吧?”宝友提议道。
他将印章翻转过来,在桌上的白纸上轻轻一按,三个篆体字【傅中君】赫然显现,正是汉代流行的阴刻风格。
“你查过这位傅中君的身份了吗?”高兴直接切入重点。
“据说是西汉末年傅太后的侄子。”
“那可真是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啊!”
提到的傅太后,是汉哀帝的祖母,以她在孙子去世后遭遇王莽掘墓的故事闻名。
正是因为她,王莽才得到了‘掘墓者’这一绰号。
“这宝贝是从哪儿来的呢?”有人好奇地问。
“当然是挖出来的,难不成是祖传的?”另一个人开玩笑说。
“看起来像是传世的,上面已经有了一层包浆。”旁边的人补充道。
高兴仔细看了看,说道:“这东西应该是晚清或者近代从土里挖出来的。”
“那你拿到手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吗?”
“对啊,这是我父亲给我的,我一直放在家里没动过。”
“你父亲真是个高手。”
“一般来说,这种银质印章经过两千多年早就氧化变黑了。可你父亲硬是把外面的黑色部分磨掉了大半,露出了金属光泽。”
这种拍卖会真是让人感到不自在,而且其中似乎还隐藏着不少猫腻。
“高主播,还有什么需要问的吗?”小伙子紧张地问道。
“没有了,你的陈述很清晰,听起来也很真实。”高兴微笑着点了点头。
“陈述?老师,您指的是什么呀?”小伙子一脸困惑。
“待会儿警察来了你就明白了。别担心,他们都是自己人。”高兴解释道,同时注意到弹幕中刘队长发了一个OK的手势,心里更加踏实了。
“我在拍卖会上买了件古董,警察也要管这事吗?”宝友疑惑地问。
“不是针对你,而是针对那家拍卖公司。”
“你知道吗?这件汉代陶俑一出现,就让这次拍卖会变得非同寻常。”
“怎么个非同寻常法?”
“可能会让你坐上法庭被告席的高度。”高兴笑着说。
……
“好了,欢迎下一位藏友展示宝贝。”
“老师您好,我有两样传家宝想要请您鉴赏。”
“先看看这个……”说着,宝友摊开了手掌,一枚闪着金属光泽的小印章静静地躺在上面。
它的大小和一个小包子差不多。
“这枚瓦纽印章是谁的?”高兴好奇地问。
通常来说,印章的艺术价值在于背面的纽,也就是用来穿绳的部分。
古代印章的纽常常雕刻成龙、龟、麒麟等吉祥图案。
但这枚印章却不同,它采用了最朴素的瓦纽设计,简单而优雅,并不意味着主人身份普通,反而体现了古人对简约之美的追求。
“这是傅中君的印章,我盖给您看看吧?”宝友提议道。
他将印章翻转过来,在桌上的白纸上轻轻一按,三个篆体字【傅中君】赫然显现,正是汉代流行的阴刻风格。
“你查过这位傅中君的身份了吗?”高兴直接切入重点。
“据说是西汉末年傅太后的侄子。”
“那可真是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啊!”
提到的傅太后,是汉哀帝的祖母,以她在孙子去世后遭遇王莽掘墓的故事闻名。
正是因为她,王莽才得到了‘掘墓者’这一绰号。
“这宝贝是从哪儿来的呢?”有人好奇地问。
“当然是挖出来的,难不成是祖传的?”另一个人开玩笑说。
“看起来像是传世的,上面已经有了一层包浆。”旁边的人补充道。
高兴仔细看了看,说道:“这东西应该是晚清或者近代从土里挖出来的。”
“那你拿到手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吗?”
“对啊,这是我父亲给我的,我一直放在家里没动过。”
“你父亲真是个高手。”
“一般来说,这种银质印章经过两千多年早就氧化变黑了。可你父亲硬是把外面的黑色部分磨掉了大半,露出了金属光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