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涉及国家一级文物的重大事件,征求一下这位老专家的意见无疑是明智之举。



记得之前汪教授在直播间提到过,考古现场曾发生过车辆闯入抢夺文物的事情,这让张阳印象深刻。



或许这次玉猪龙的风波也有类似的背景。



趁记忆还清晰,张阳录了一段语音信息,详细说明了情况,发送给汪国生教授,等待回复。



处理完这一切,他回到了直播间:



“各位藏友,还有谁想要连线鉴宝?”



“老师,能看看老玳瑁吗?”



“你说的是玳瑁眼镜吧?”张阳询问道。



眼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那时它们是从西域传来的稀罕物,价值不菲。



直到明末清初,一位名叫孙氏的工匠凭借其精湛技艺降低了眼镜的成本。



到了清朝顺治年间,一副眼镜只需花费十个铜板。



富人们为了彰显地位,开始在镜框上下足功夫,玳瑁眼镜因此流行起来,并延续至今。



“这是我父亲多年前从旧货市场淘来的。”



藏友介绍起他的宝贝。



这副玳瑁眼镜是可折叠的,两片镜片通过中间的铰链连接,可以合拢在一起。



它没有耳钩,佩戴时仅靠鼻托固定,有时会在两侧系上绳子以防滑落。



圆形的镜片很大,戴上后可能显得有些滑稽。



“这真的是玳瑁做的吗?”



藏友指着环绕镜片的黄褐色部分问道。



“当然是了。”张阳查看了一下信息,点头确认,“这是一件上世纪初的老物件,当时的时尚配饰。”



“只可惜镜片是玻璃的。”



“这东西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吗?”张阳好奇地问。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样一副眼镜的价值相当于今天的数万元。



没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是用不起这种东西的。



“没有哦。”藏友摇摇头,“这副眼镜是我父亲在本世纪初从旧货市场买的,花了五百块钱。”



“在那个年代的五百块……算是保本了。不过因为品相不太好,现在的市场价大概两千左右。”



“你说如果我把它拆开来,当成单片眼镜卖怎么样?阿蒙的粉丝应该会挺喜欢的吧?”



“嗯?你该不会是被附身了吧?”张阳半开玩笑地反问。



“嘿嘿,没错,我就是那位粉丝。”



【真的吗?】



【阿蒙的眼镜是水晶的,你这个是玻璃的。】



【而且,人家是没有框的。】



“看到了吗?”高兴指着屏幕上的几条评论说:“你以为赚钱那么容易?”



“算了,不拆了,反正我也有一套。”宝友拿起一个小圆盒,在镜头前晃了晃。



他解释说这是个专门的眼镜盒,眼镜折起来正好能放进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赐天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赐天并收藏直播捡漏:每天赚够百万就收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