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就在村里传开了。



有人问起牛婶子的身份,齐明月就说是住在县城的远房亲戚,知道她农忙辛苦,特地送些吃食过来。



一时间羡慕嫉妒恨的酸言酸语那是必不可少,齐明月也没放在心上。



她终于可以正大光明地拒绝吃食堂了。



然而,食堂提供的三餐,齐明月一样没少打。



本来就有她的份,不打白不打。



她打好之后,一般都是分给其他知青,收获了一堆感谢。



第一周是麦收最忙的阶段,村民们需要抓紧时间收割麦子。



齐明月负责的主要任务就是割麦,听老知青的意思,往年村里大部分的麦子基本都会在一周或十天内割完。



之后的工作,他们知青可以选择性参加,不再强制。



想要多挣工分的人,那可以继续干其他累活、重活;觉得太累,干不动的,也可以请假或者做一些时间短、工分少的活。



齐明月没那么缺工分,自然是打算割完麦子就休息。



割麦这个活,既脏又累。



她算是真切体会了一把。



整天弯着腰,手里拿着镰刀,时间一长,腰疼,加上太阳暴晒、干燥的小麦扎人,全身上下真没有一处是得劲的。



这个时候还没有收割机,全靠人力去堆。



割麦子只是第一步,割下来以后还得将它们一捆一捆用麦秆捆扎好,然后小心地送上骡车,或者扁担挑着,送到打麦场。



打麦场有人专门负责铡麦子,就是用铡刀将麦子上半部分的麦穗整个切下来。



剩下的另一半麦秆也不会浪费,先收拢到一旁,一部分被村民搬回家烧火。



麦秆子引火特别方便。



另外一部分则收进村里的仓库,冬天时将麦秆粉碎喂牛。



切下来的麦穗密密麻麻地平铺在打麦场上,然后牛拉着石碾一圈又一圈地碾压脱粒。



这个脱粒的场院早在一个月前就有村里的老人们忙活着“压场”了。



圆形的场地上被洒上薄薄的水和麦糠,人或是牛拉着石辘轳,一圈一圈,把场院压得溜光溜滑,干净得上去打两个滚都沾不上一星土。



麦粒碾压好以后,下一步是起场。



就是用木齿的搂耙将压扁的麦秸收走,堆成一个又一个的麦秸垛。



有些麦秸垛堆得可真漂亮,下半部分像个圆柱体,上半部分呢,则是一个弧面,活脱脱一个蘑菇造型。



不过,大多数麦垛可没这么讲究,都是随随便便堆成一垛。



麦秸一般也是用作引火的燃料和冬天养牛的饲料。



起场之后,接下来就是扬场。



先用扫帚将起场之后留下的麦粒、麦壳和少量麦秸等等全部扫做一堆。



风来了,就用木锨迅速铲起麦粒“唰”一下抛向空中。



麦粒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麦壳随风飘落到很远的地方。



麦粒像从天而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镜里风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镜里风华并收藏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