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权为此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沉思,自己曾经读的历史,是假历史吗?还是自己的理解有问题?



不过,活字印刷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怎么想办法突破,也许还需要花时间与精力去研究。



百工技艺,赵权不可能做到每一项都超越这个时代。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都需要一个密切合作的环境。揉合中西文化与技艺,取长补短,才有可能获得实质的进步。



南京府虽然地处偏僻,人才短缺。但是赵权拥有这个世上无人可比的眼光,只要能够把握住大致的发展方向,将南京府打造成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学术中心,完全是有这个可能的!



怀四方,兼收并蓄,同时尊重每一个饶研究成果,并让他们可以因此而获利。这些,才是所有技术研究得到健康发展的最基本保障。



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本,以海洋为本……



南京府的未来,还需要什么?



赵权捧着一本书,倚在一个书架前,呆呆出神。



“大叔——”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赵权耳边响起。



赵权依然沉寂在自己的遐想之郑



“大叔——”声音略略提高了一些,还带着一丝的幽怨。



赵权一怔,把眼睛重新聚焦,往左右看了看。



一个满脸秀气的姑娘,正盯着自己,秋水如波。



此外,边上再无一个。



大叔?这是在叫我?



赵权突然觉得很受伤,用更加幽怨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位高不及己肩的女孩子。



“大叔,你能让一让吗?我把这本书放回去。”



赵权怀疑自己受到了污辱,却没有证据。



只能默默地移开子,顺便瞄了一眼姑娘手中的那本书。



薛景石的《梓人遗制》。



赵权心里不闪出一丝惊讶,这个差不多十岁的姑娘,竟然在看一本这么专业的着作?



这本书他也翻过,是这个书坊中刚刊印不久的书籍。



薛景石此人为金国遗民,此时应当还活着,但赵权并未听过。



这是一本关于织机制造的书籍,书中对于立机子、华机子、布卧机子和罗机子的制作工艺以及使用技巧,进行了极为详细的描述与讲解。



这个时代,所有的工匠技艺,大多是父子相传或是师徒相授。让工匠把自己的家传工艺公诸于世,是件很难得的事。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事并不少,但毕竟还算是师徒之。



可是教会其他不相干的人,对于一个师傅来,就是一件很难忍受的事了。



更何况,宋代雕版印刷的普及,虽然让出书比以前简单了许多。可是出一本书,依然耗资巨大,而且没有任何稿筹。



作为北饶薛景石,不可能到宋国来出书。更不能从宋国的出版的书中,得到一个铜板的分润。



盗版?那是不存在的,这个时代,有人为你出书,那是看得起你。



因为,你赚到了名声!



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罩在书架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权宋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大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大河并收藏权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