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估量的影响。



陈耀耸着肩膀,轻轻地撞了下身边的一个男子,说道:“你先来吧。”



“是——”



此人姓吴,原来是贾似道的一个幕僚,实际上一直在替贾似道掌控着宋国最大的一支密谍队伍。



宋国的密谍体系,有专门为皇帝负责、监视内外大臣行踪、刺探平民动向的皇城司;有地方州军设立的“机宜司”;也有隶属于枢密院的“机速房”。



除了皇城司之外,机宜司与机速房,更多是一个情报的汇总机构。而每一任枢密使都有权在皇城司的配合下,另外组建自己的情报收集机构。贾似道凭着理宗对他的信任,加上一直对于北地的经营,他手上的密谍体系可以算是宋室南迁之后,最为强大的一支队伍。



这支队伍在理宗去世,贾似道暂离朝堂时,还没有人有资格能让他交出来。贾似道兵败丁家洲被贬之后,还没等他进行交接,宋室却已经投降了。



好在贾似道在这支密谍身上,花费了无数的精力,这些人也争气,并没有随着宋氏皇族降元。如今反而便宜了权国。



在贾似道的授意之下,这些人全部成为了陈耀的手下。



吴某又沉吟了片刻后,说道:“忽必烈为了敛财,已经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押上了元国官府的声誉。半年时间,元国的财政是不可能有好转的机会,到时要么忽必烈会另外想办法用更狠的手段敛财,要么他只能再狂刮一层地皮,而后……”



“溜?”



“是的。”吴某点了点头,说道:“这是我个人的判断。之前,咱们都已经分析过,忽必烈会将云南当作他最后撤离的目的地。而最近一阵,元军对于湖南与潭州不顾一切的攻击,也证明了咱们的分析。如此,忽必烈放弃临安,放弃中统钞与正元钞的使用,不顾一切的敛财行为,这些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了。”



任一个国家,无论在谋夺天下之时,或是在立国之后,对于财赋的索求都是永无止境的。得到的越多,便会奢求的越多。这是权力赋予统治者的一种欲望本能。



明君与暴君的区别在于,前者会细水长流、以修养生息的方式努力培养更多的税源;后者则直接杀鸡取卵、涸泽而渔。



忽必烈以这种近乎贪婪的手段掠夺临安百姓的财富,显然是又一次感觉到了元国面临的危机。这不是战场上可能的溃败,也不是民心与人心的向背,而是整个经济体系可能出现的崩塌。



一如元国在北方时的遭遇。



忽必烈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信心,在经济财赋领域与权国展开直接的对抗。当年拥有中原之地,尚敌不过窝居东北的权国。如今偏安江南,面对着已经占据了整个中原,囊括漠北、西北、高丽之地,拥有所有海域的权国,更是未战先怯。



长江航道的失守,让元国至少在半年之内,得不到荆湖北路的任何支持。军队倒也罢了,哪怕只剩下一半的元军,在数量上也不少于权国军队。但是好不容易建成稳定的粮食基地,却无法对江南的元军提供任何的帮助。



战场上的正面对抗,元军绝不弱于权国军队。但是后勤粮草方面,军队数量越多,只会让元国死得越快。



“元国与权国的和谈虽然没有任何进展,但是一直未曾断绝。潭州之战后,元国在表面上夺得荆湖南路大半的控制权,但是在谈判条件上,反而越放越宽。这说明,他们是有放弃一些东西的准备。”吴某接着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权宋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大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大河并收藏权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