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出的满意眼神,心下知道大势已去。



不过,总比石忽银行被彻底取缔好些,如此好歹还能留着一丝念想,总有一天可以挽回损失。



赵璧脸上丧气之色愈浓。



钱财的损失,哪怕再大,他都有足够的自信弥补。可是今日一过,自己想执掌汗位财赋之权的希望,便将永远落空了。



这损失,何止是千万两银!



忽必烈清冷的目光,从每个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赵璧的沮丧、王文统的自得、刘秉忠的谨慎,以及其他人的忐忑,皆入他眼中。



称汗至今,中枢人选悬而未决。到底该依靠谁、把这个国家交给谁管理,是自己犹豫的根本原因。



蒙古人自不必说,至今为止忽必烈也找不到一个可用之人。畏吾儿人过于贪婪,而眼前的这些汉人,同样让人无法委以重任。



隐然之间,手下这些幕僚已经开始形成了几个派系。



有以刘秉忠为首的邢州术数一派;以赵璧、李德辉为首的经邦理财一派;以窦默、许衡为首的理学一派;以徐世隆、刘肃为首的史学一派。



还有聚集于廉希宪、阿里海牙身边的宿卫一派。



朝堂之上,拉帮结派,忽必烈并不担心,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任何一个君主,都必须利用不同的派系,以达成相互制衡的目的。这是帝王之术的根本。



这也是忽必烈为什么会对刘秉忠渐渐冷淡的主要原因。刘秉忠能力再强,自己也不可能给他机会,令其一支独大。



不过,这个王文统,虽然也是刘秉忠推荐而来,在还未完全融入刘秉忠一派之际,倒是可以先予以重用。



很快,忽必烈终于确定了第一批重要官员的任命。



窦默、徐世隆为翰林侍讲学士;李德辉被任为河东宣抚使;廉希宪出镇关中,任京兆、四川道宣抚使。



出乎赵璧意料的是,虽然觉得自己在石忽银行这事上,失了分,但依然得受重任,以中书平章政事一职出任燕京宣慰使。



同样出乎王文统意料的是,他竟然成为中书省首任的平章知事,掌管日常政务和财务。



而出乎所有幕僚官员意料的是,刘秉忠竟然以白衣之身,侍奉于忽必烈左右。



几乎让天下人感到意外的是,忽必烈的中书左丞相,竟然落在了耶律铸的身上!



帝王之心,不可臆测!



任职诏令一出,开平城内,无数人彻夜难眠。



开平城中央,原来的漠南总领府衙,已经成为了忽必烈的王宫。在王宫四周,拱卫着四座军营,这里驻扎着他的一千二百个亲卫。



在东面的一座军营主帐之内,一场庆宴刚刚结束,酒未酣耳未热,许多人意犹未尽,赖在主帐之中,不肯离去。



“诸位!夜已深,再不肯走,我要动用军法了!”主座之上的阿里海牙,语气凶猛,脸上却显得极为无奈。



此次,自己被正式任命为大汗的万户怯薛长,今夜同是亲卫的袍泽来贺,哪怕平日里不苟言笑的阿里海牙,也不好真的发脾气。



众人嘻笑依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权宋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大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大河并收藏权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