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林间的帐篷内,出来两个牧民打扮之人。



其中一人,解下海东青脚下铜管,往怀中一塞,打声呼哨,牵来三匹马,塞了些干粮,随即往东狂奔而去。



南京府的海东青,虽然在不断地培养之中,但数量依然不够用。如今重点布局于东北及各个开发的海岛之上,和林对外的信息传递,只能短距离的依靠海东青。



这样起码把情报安全送出和林,已经不成问题了。



一人三马,一路狂奔。十天之后,终于来到了多泉子。



在一条蜿蜒着的清澈河流边上,一座正在修建中的犹太教堂突兀而立。



一支百人队在不远处驻扎,再隔着五六里远处,便是敌烈部的聚居处。



信使急驰至军营前才停下马,不顾满身的疲倦,掏出铜管交由军营内的缉侦人员。



此位又拿出一根管子,一起拴在一只海东青脚上。



放飞而去。



三天之后,经过数站不停传递的两管情报,被送到了南京府城的机要室之中。



机要室会议厅内,几个人正在聚首商议。



“这次的海战,算是南京府水军成立之后的第一战,虽然胜利了,但还是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速度。



风帆船远航可以,近海就不够灵活。



海鹘与艨舯近战灵活,但是要应付超过两百里的调动,其实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



如何结合两者优势,是下一轮海上作战舰艇开发的重点。



一个完整的舰队体系的组建,需要哪些船,如何做到合理的搭配,包括人员、粮草运输、武器配备,都需要进行探讨与研究。



当然,我不是说现在这只舰队不行。我想打高丽水军,还是可以的,不过碰上硬战,可能还是有些危险。



因此,咱们必须做些突破。未来,我们还会在海上面对比高丽人难啃十倍甚至百倍的敌人。这点,我希望各位千万莫要忽视。



另外一个,舰载的纽弩,此次效果还算不错,依然得改进。最终的方向,一定是火药在舰艇上的使用。这是军事研究机构,必须掌控的方向。



而且,要坚持这个方向的研究。



包括上一次那个树干火炮的升级。用铜、用铁,都可以去试试。



南京府人口太少,东真军无论是陆军还是水军,其绝对数量与周边势力相比,都有明显的差距。



咱们只能一靠精兵的训练,二就是保持兵器军械上的绝对优势。



记住一点,决定未来的战争胜负的因素,一定会在海上,也一定是依靠火药!



当然,这个未来有多久,我还无法给诸君进行准确的预判,但这个方向,绝不允许更改!”



赵权一口气说了半天,终于缓下来喝了点水。



门口,探出承义的小脑袋,小心翼翼地说道:“打扰诸位长官,和林急件。”



“进来,念!”



“南京府派来的两位,已送往凉州阔端军中,西北行动会按已拟定计划展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权宋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大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大河并收藏权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