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某接着说道:“还有一个更奇怪的,是忽察的二弟脑忽。他竟然也开府准备称汗,并且以王爷名义对外发布诏令。要知道,无论是长子袭爵还是幼子守灶,跟脑忽都没有任何关系。”



史青听得眼中一片茫然。



倒是薛余点着头,说了一句:“这脑忽,跟忽必烈的身份与地位,很像!”



“是的,无论是根据蒙古国的传统,还是成吉思汗的大札撒,汗位都不可能传到脑忽手中的。所以,这也是和林现在都不看好忽察的原因。他们自己家里,都已经分成三派,忽察一个都搞不定,哪还有力气跟外人相斗!



不过,这些你们都不用去管。



反正你们只要知道,一是这诏令能用,二是可以用忽察的名义来解决你们的身份问题。



自贵由汗上台后,他便屡屡地在尝试分解阔端的兵权与属地,动不动就将其召回和林,活生生地把阔端憋出毛病来。



这段时期据说病得不轻,虽然现在贵由不在了,但阔端却再也没有力气去重整自己的属地。



因此,现在各路势力都纷纷往阔端军中塞人,史爷去了,不用担心为人所疑。反正你这两年的任务,就是在那好好地当个普通的十夫长,争取通过战功升迁。”



史青闻言,有些犹豫地问道:“加入阔端的军队,对敌时,是不是得考虑哪些人不能杀?”



于某抖着脸上的肥肉,笑着说道:“你尽管杀,哪怕杀错了,也有人给你担着。反正东真军现在不可能出现在西北或是西南区域。”



“也是!”史青说着,将一卷诏令收入怀中。



“薛爷这边,南京府那里另有交代,我就不再赘述。你们俩的分工,一明一暗,史爷为主,薛爷为辅。



缉侦局的规矩,薛爷也清楚,若有需要,请尽管吩咐。凉州缉侦局的筹建,有劳薛爷了!”



“于兄,可以说下乌斯藏那边的情况吗?”薛余问道。



于某点了点头。



“乌斯藏,是权总管去年就开始叮嘱我等必须要关注的地方。只是限于人手,能拿到的消息还不够详尽。



唐昭宗乾宁二年,吐蕃王朝灭亡之后,雪区各地佛教大兴,两百多年时间,先后出现了噶举派、萨迦派、宁玛派等教派。这些教派以各地的寺庙为发展基础,形成了各自的势力。



阔端兵入乌斯藏后,萨迦教派大约看到机会,因此准备归附蒙古。



据说班智达已经带着整个雪区的地图出发前往凉州,希望能与阔端会面。



我的看法是,班智达很可能是要借助阔端的兵力,助其一统雪区。”



“吐蕃人打不过蒙古人吗?”史青诧异地问道。



“到了草原,吐蕃人当然打不过。但是到了高原,蒙古人其实也没有太多优势。主要是现在吐蕃乱成一团,你们想想,吐蕃地广人稀,一个寺庙能聚到多少兵力?



阔端当年也不过派了支千人队过去,结果一不小心,就把整个雪区打穿了。”



“那……权总管所交代之事,我该如何施行才好?”薛余问道。



于某不停地拿着一条已经半湿的毛巾擦着身上的汗水,看得薛余浑身莫明地发热。



都快八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权宋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老大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大河并收藏权宋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