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瑜也不废话,直接了自己的想法。



“玛嬷,孙女觉得可以将哥哥安排去广州任职。”



“哪怕只是一地方小官,只要做出了政绩,想要升迁就很简单了。”



“有小叔公护着,又没人敢给哥哥穿小鞋,压下哥哥的政绩。”



觉罗氏看看富察氏,想问问她的意思。



毕竟她是石礼哈的亲额娘。



富察氏是管家理事的一把好手,但涉及到朝政,她就完全不懂了。



不过听到有小叔能够护着自己的儿子,她倒也不排斥。



“那...那等回去了,我给你阿玛和哥哥说说此事?”



婉瑜点头。



随即她又说道:“其实我建议去广东,也不只是因为小叔公的原因。”



觉罗氏就知道,自家这个孙女不是无的放矢之人,她这么说肯定原因。



“瑜儿有什么想法不妨直说,都是一家人。”



“石礼哈又是你亲哥哥,咱们又什么不放心的?!”



富察氏也点头,“你玛嬷说的是。”



婉瑜收敛神色,严肃的说道:“玛嬷,额娘,这事儿我告诉你们,你们可得遮掩着些。”



“回去只告诉玛法他们就行,千万别泄露出去了。”



觉罗氏神情一震,孙女这是要说大事啊!



富察氏也面露紧张的看向闺女。



婉瑜小声的用蒙古说道:“玛嬷和额娘也知道,我喜欢看些地志游记。”



“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说是广州沿海一带,明朝时期,曾有人从西方外国传教士处,购买过一些粮种。”



“好似是叫番薯(红薯)、马铃薯(土豆)、玉麦(玉米)。”



“听说买过这些粮食的人,种出来的粮食都非常高产。”



听到孙女突然说蒙语,婆媳俩自然也用蒙语对话。



富察氏的额娘是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老夫人的额娘是蒙古台吉之女,所以婆媳俩都是会蒙语的。



觉罗氏皱眉问:“高产?可有记载一年的产出多少石粮食?”



她们这些做当家主母的,自己手上可有不少田庄地产,每年的收成还是多少了解些的。



现在老百姓一亩地的收成,大多在1石左右,北方产量最高是也2.39石。



1石大概为180斤,也就是说一亩地的收成200斤为正常现象,达到400斤以上便是很高产了。



当然也有更加高产的,那便是南方有种植双季稻的,亩产超过3石。



婉瑜继续用蒙语说道:“孙女从那游记上,看到的是番薯可以种春夏两季。”



“春季亩产可达近20石,夏季亩产至少也有六七石,一年可达近30石。”



“玉麦(玉米)亩产量,轻松可上千斤(10石)甚至更多”



“马铃薯产量更高,能高达亩产50石。”



觉罗氏和富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毓庆宫秘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橙子熟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橙子熟了并收藏毓庆宫秘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