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屠灭宗族
r />
“你说什么?朕是皇帝!朕的话你敢反对?”
“陛下,请息怒,可派人去与两国讲和,割让城池土地,赠予金银财帛。”
讲和?
说的好听,不就是投降么。
要知道,西夏和南蛮加起来,也不过才八十万人马,跟大乾的数百万军队相比,与大乾的亿兆生灵相比,差远了。
对他们投降,不等于让人嘲笑女帝自己无能么。
“不!——朕不讲和,我大乾有八百万将士!十倍于他们!”
太师非常无奈,不错,大乾确实有那么多将士,但地域太大,兵力分散,支援太慢。
何况这些将士分散在大乾各个区域,乃至边境。
全都聚拢过来,那别的地方就空虚了。
要知道,大乾四周出了几个强国之外,还有数十个小国,这些诸侯国哪一个都不是吃干饭的。
分散兵力驻守,是赵破虏定下的国策。
在先帝驾崩前后,至少有二十个国家对大乾虎视眈眈。
若不是赵破虏训练兵卒,把守重要关隘,恐怕大乾早就被蚕食掉了。
“太师,立刻增兵百万。”
“陛下?”
“怎么,你不领旨?”
太师深感无奈:“只怕……不领旨的不是老臣,而是那些将军们。”
“为什么?”
“因为赵破虏走后,很多地方总兵都被朝中勋贵收揽,而那些勋贵的背后,又是宗族之人在撑腰。”
言简意赅,沈氏宗族一直对女帝心怀不满,先前是畏惧赵破虏,现在正好发难。
内忧外患啊。
沈行君大袖一摆:“那就先除掉宗族的人。”
“万万不可!灭宗族会招来万世骂名,还会导致朝中大臣离心离德。”
“现在顾不上那些了,朕要巩固自己的帝位,绝不能允许有人凌驾在朕的头上。来人——传李寻春来见!”
做这种事,当然得找母族的表哥了,宫内大换血,就是李寻春干的,母家人永远站在自己这边。
半个时辰后,李寻春姗姗来迟。
“陛下,唤我何事?”
“听着,命你带五千甲士去宗族大殿,将宗族一千余人,尽皆处死。”
“啊?”
这次,连李寻春都吓傻了。
脏活累活,本就是他负责干的,可是宗族的人能随便杀么。
李寻春看了看旁边无助的太师,又看看女帝:“陛下,为什么要突然灭掉宗族?这事太大了。”
“你只需要按照朕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话是这样说不错,可是女帝又没有圣旨在,只是口头传话。
杀宗族要被天下人唾骂的,到头来这事会有个背锅的,而背锅的人,肯定不是女帝自己。
等勋贵们以此为
“你说什么?朕是皇帝!朕的话你敢反对?”
“陛下,请息怒,可派人去与两国讲和,割让城池土地,赠予金银财帛。”
讲和?
说的好听,不就是投降么。
要知道,西夏和南蛮加起来,也不过才八十万人马,跟大乾的数百万军队相比,与大乾的亿兆生灵相比,差远了。
对他们投降,不等于让人嘲笑女帝自己无能么。
“不!——朕不讲和,我大乾有八百万将士!十倍于他们!”
太师非常无奈,不错,大乾确实有那么多将士,但地域太大,兵力分散,支援太慢。
何况这些将士分散在大乾各个区域,乃至边境。
全都聚拢过来,那别的地方就空虚了。
要知道,大乾四周出了几个强国之外,还有数十个小国,这些诸侯国哪一个都不是吃干饭的。
分散兵力驻守,是赵破虏定下的国策。
在先帝驾崩前后,至少有二十个国家对大乾虎视眈眈。
若不是赵破虏训练兵卒,把守重要关隘,恐怕大乾早就被蚕食掉了。
“太师,立刻增兵百万。”
“陛下?”
“怎么,你不领旨?”
太师深感无奈:“只怕……不领旨的不是老臣,而是那些将军们。”
“为什么?”
“因为赵破虏走后,很多地方总兵都被朝中勋贵收揽,而那些勋贵的背后,又是宗族之人在撑腰。”
言简意赅,沈氏宗族一直对女帝心怀不满,先前是畏惧赵破虏,现在正好发难。
内忧外患啊。
沈行君大袖一摆:“那就先除掉宗族的人。”
“万万不可!灭宗族会招来万世骂名,还会导致朝中大臣离心离德。”
“现在顾不上那些了,朕要巩固自己的帝位,绝不能允许有人凌驾在朕的头上。来人——传李寻春来见!”
做这种事,当然得找母族的表哥了,宫内大换血,就是李寻春干的,母家人永远站在自己这边。
半个时辰后,李寻春姗姗来迟。
“陛下,唤我何事?”
“听着,命你带五千甲士去宗族大殿,将宗族一千余人,尽皆处死。”
“啊?”
这次,连李寻春都吓傻了。
脏活累活,本就是他负责干的,可是宗族的人能随便杀么。
李寻春看了看旁边无助的太师,又看看女帝:“陛下,为什么要突然灭掉宗族?这事太大了。”
“你只需要按照朕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话是这样说不错,可是女帝又没有圣旨在,只是口头传话。
杀宗族要被天下人唾骂的,到头来这事会有个背锅的,而背锅的人,肯定不是女帝自己。
等勋贵们以此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