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赵破虏不能留
“臣在。”
“传朕旨意,召集文武百官进宫,共同商议退敌之策。”
沈行君走向大殿门槛处,往着天空的大片蓝色,胸中郁闷难平。
相处数年,她很了解赵破虏的性格。
这与当初捧她上位的时候,是一样感觉。
若不加节制,他日赵破虏必定兴兵来犯。
一旦赵破虏羽翼丰满,朝廷就奈何他不得了。
两个时辰后,未央宫中人才济济,六部堂官全部被撤换,都是沈行君的母家亲戚。
只有二品以下官员,才是原先朝廷上那些人。
她先起了个头,可满朝文武竟无一人献策。
“赵破虏叛国而逃,在边境杀死朕的族人,夺得瓮城。而瓮城是我大乾在东边境的粮草重地,众爱卿可有破敌之策?”
良久,一位老者低喃道:“陛下,赵破虏深谙兵法,足智多谋,又兼武艺高强,但他终究是人少啊。”
在场的人,也都是这个想法。
再厉害的人物,手中没有兵马,不就是个纸老虎么。
“老太师,朕现在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有办法能消灭赵破虏么?”
太师是两朝元老,懂得善变,会迎合所有帝王。
他摸着自己的白胡须,又看看在场其他人,笑呵呵的回应道:“陛下,要杀赵破虏,并非难事。”
“那你就快说吧。”
沈行君是咬牙切齿的挤出这句话。
最反感的就是这类人,在皇帝面前还摆架子,显得你很聪明是不是。
“呵呵,兵家有云,断其生、使其亡。瓮城地势平坦,城中粮草虽多,但只要派十万大军前往……”
“将其团团围住,围而不打,不出数日,那城中必定大乱。”
“而赵破虏又自诩仁心爱民,他怎么会眼睁睁看着无辜百姓遭殃呢。”
“陛下只需书信一封给他,只要他死,便可保全城中百姓,那赵破虏定然来降。”
这个办法不错。
赵破虏虽然被称为‘杀神’,但他从不伤害无辜百姓。
就在沈行君高兴之时,另一个中年男子提出了质疑。
“老太师这话,下官不敢苟同。”
说话的人是礼部侍郎,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平日里话非常少,极少顶撞高官。
“余侍郎,你在质疑老夫么?”
“太师,你可知道瓮城有多少钱粮?那足够满城百姓三年之用。”
“少人偷偷进去,一把火烧了不就行了?”
“可我大乾天子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岂能做出如此有失民心的事情来!”
老太师一阵冷哼,嘴角轻轻上扬,像是对这位侍郎的话语很轻蔑。
然而,余侍郎的话确实很对。
大乾女帝刚登基不到两年光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