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若非诸将看上重金,否则臧霸很难答应高干。



在大势之下,考虑到各种情况,及郦嵩的友好举动,臧霸回了封信,以来投石问路。



见臧霸回信,郦嵩又去了封信,从两军对峙及臧氏家族前途角度出发游说。如言臧霸之所以起兵,无非是为了富贵,以希望子孙能承袭之。而今天下大势汹汹难挡,臧霸辛苦所立基业,如不能顺利潮流,恐会付之一炬。



郦嵩言语之深刻,直切臧霸内心。



毕竟臧霸无一统天下的野心,他之所以聚众一方,无非是借机上位,以为他日后谋取好的发展。



如历史上,陶谦在时,臧霸依附于陶谦;刘备在世,与刘备保持友好关系;吕布入主徐州,同样与之保持友好关系。



曹、袁争霸时,莫看臧霸资助曹操,但臧霸同样是为了自己利益。青州内拥有不少割据势力,向青州发起进攻,美名其曰为曹操分担压力,实则从青州获取更多人口。



直到曹操夺取邺城,彻底宣告袁绍集团的灭亡。臧霸方才与众将送家眷至邺城,以示臣服之心。后续得到官职之后,臧霸虽称不上尽心效力,却可说差遣从命。



今时位面,臧霸与历史上一样,先为陶谦效力,见陶商不成气候,转而投靠袁绍。眼下袁氏覆没在即,他不得不考虑前程,否则将会随袁氏这艘船沉海。



经过斟酌,臧霸便遣人至郦嵩大营,探讨归降事宜,及他归降之后所能得到的官爵。



郦嵩依照张虞事先旨意,划下不准留居本地的底线。如降后统兵,接受整编,赐将军位+千户县侯;如归降之后不统兵马,官有九卿+三千户县侯。



臧霸考虑良久,自觉得曹操未平,他尚有建功机会,遂选择前者。另余者泰山诸将,依照兵马多寡,赐封亭侯,或乡侯,皆有官职。



两方谈好之后,遂约定交兵臧霸倒戈之事。



时至正月,臧霸以粮草告急为由,屡屡催促高干出兵。而高干所辖地域人少,难以获取军粮,无奈之下只得听取臧霸的建议。



故方有今下臧霸倒戈,高干兵败之事。



高干大军被杀得大败之后,臧霸领着泰山诸将姗姗来迟。



“拜见都督!”



“诸君多礼了!”



郦嵩从马背上而下,笑道:“诸君名声显著,嵩往昔便有所耳闻。今能破高干,诸君盖有大功。及嵩下徐州,将向大王奏报诸君功绩。”



“多谢都督!”



臧霸说道:“今高干兵败,诸军掩杀,其军大败。眼下高干既已势穷,都督宜当速进,陷高干治下东海、琅琊诸县,以免迟则生变。”



郦嵩笑道:“有诸公辅佐,高干不知为虑。今高干败亡,陶商仍据下邳、彭城。不知宣高有何见解?”



昔攻伐河北时,徐、满、张三将皆有大功,然唯郦嵩未能建立大功,这让他耿耿于怀,始终觉得无法与张辽、满宠等大将相比。故郦嵩可不满足击败高干之成就,他渴望能迅速降服徐州,以便扬眉吐气。



当然了,郦嵩想试探下臧霸心意何如?



臧霸思考少许,说道:“陶商才能平庸,假父陶谦之名方才继位。今都督如欲征讨陶商,不如双管齐下,一用兵马为先驱,二令使者谒下邳。恩威之下,陶商或会献郡归降,以换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暮汉昭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周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周府并收藏暮汉昭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