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孙策赶忙说道:“孝直不通武艺,今怎能随我陷阵,今当避之!”
法正肃声说道:“使君亲当矢石,何况小人哉!”
见法正意志坚定,孙策叹了口气,说道:“孝直,我与君俱退!”
“谢使君爱护!”
望着摇摇欲坠的中军,已无建制的左翼,孙策长叹口气。
“汉中难下,大势去矣!”
在左翼被破,中军告急的情况下,经法正的‘劝说’,本欲殊死搏杀的孙策只得率部撤军。
孙策鸣金收兵,引发了连锁反应,徐晃、柯比、郭淮率部追杀蜀军十余里,直至天色临近昏暗,众人才得胜而归。
——
残阳如血,秋风肃杀。
一支败军逆着汉水而行,旗帜因兵败之故多有丢失。军中的步骑缺甲少兵,众人士气低迷。
孙策策马缓行于军队侧边,望着垂头丧气的兵卒,心中说不出滋味。
他已经颇是留意张虞,甚至有针对张虞遣将救援的预案,然依旧败于张虞,莫非他轻敌了?
今被徐晃所败,恐他已无机会拿下汉中!
“呜呜!”
“兄长,阿蔡死了!”
忽然,孙瑜驱马至孙策身边,哭唧唧说道。
孙蔡,孙坚表兄的儿子,从孙坚起兵时便追随,与孙策、孙瑜等兄弟关系亲密,然今死于北骑刀下。
见孙瑜委屈而哭,孙策心烦呵斥道:“若非你守不住左翼,我军安会兵败?”
孙瑜不敢做声,心中既羞愧又愤懑。
“罢了!”
孙策于心不忍,伸手拍着孙瑜肩膀,说道:“北军身经百战,徐晃、柯比更是关西名将,我军少与北人交手,不幸中敌驱马陷阵之策,故今兵败虽说可惜,但有巴蜀在手,往后亦能卷土重来!”
“多谢兄长,瑜必以今日之败为耻!”
当孙策得知兵败前后因果时,其内心五味杂陈,是役本以为会是场苦战,然不料竟被一群牲畜击败,实在嘲讽。
其实若被徐晃正面击破,孙策或许内心没那么憋屈,然用诡诈之术击败他,当真令孙策不服气。但今深思来,他若有如此战术,又岂会不用呢?
驱马冲阵,步骑并进,其当真难以阻挡,这便是张虞用兵取胜的秘诀吗?
孙策骑马而行,若有所思道。
招了招手,孙策寻上法正,问道:“孝直,我军兵败于徐晃之手,今下恐已难下汉中,不知君有何高见?”
法正沉吟少许,说道:“什翼在褒城,张鲁守南郑,徐晃据傥谷,三者皆不能败之,而张虞援军在后。故如使君之言,我军难以下汉中。然我军兵众,汉中大部依被我所有,因此以正之见,不如趁撤军之时,迁汉中之民入蜀,以充实巴蜀人口。”
“迁汉中之民入蜀?”
孙策疑惑道:“孝直莫非欲弱汉中民力,以便后续北伐?”
“然也!”
法正说道:“汉中为益
法正肃声说道:“使君亲当矢石,何况小人哉!”
见法正意志坚定,孙策叹了口气,说道:“孝直,我与君俱退!”
“谢使君爱护!”
望着摇摇欲坠的中军,已无建制的左翼,孙策长叹口气。
“汉中难下,大势去矣!”
在左翼被破,中军告急的情况下,经法正的‘劝说’,本欲殊死搏杀的孙策只得率部撤军。
孙策鸣金收兵,引发了连锁反应,徐晃、柯比、郭淮率部追杀蜀军十余里,直至天色临近昏暗,众人才得胜而归。
——
残阳如血,秋风肃杀。
一支败军逆着汉水而行,旗帜因兵败之故多有丢失。军中的步骑缺甲少兵,众人士气低迷。
孙策策马缓行于军队侧边,望着垂头丧气的兵卒,心中说不出滋味。
他已经颇是留意张虞,甚至有针对张虞遣将救援的预案,然依旧败于张虞,莫非他轻敌了?
今被徐晃所败,恐他已无机会拿下汉中!
“呜呜!”
“兄长,阿蔡死了!”
忽然,孙瑜驱马至孙策身边,哭唧唧说道。
孙蔡,孙坚表兄的儿子,从孙坚起兵时便追随,与孙策、孙瑜等兄弟关系亲密,然今死于北骑刀下。
见孙瑜委屈而哭,孙策心烦呵斥道:“若非你守不住左翼,我军安会兵败?”
孙瑜不敢做声,心中既羞愧又愤懑。
“罢了!”
孙策于心不忍,伸手拍着孙瑜肩膀,说道:“北军身经百战,徐晃、柯比更是关西名将,我军少与北人交手,不幸中敌驱马陷阵之策,故今兵败虽说可惜,但有巴蜀在手,往后亦能卷土重来!”
“多谢兄长,瑜必以今日之败为耻!”
当孙策得知兵败前后因果时,其内心五味杂陈,是役本以为会是场苦战,然不料竟被一群牲畜击败,实在嘲讽。
其实若被徐晃正面击破,孙策或许内心没那么憋屈,然用诡诈之术击败他,当真令孙策不服气。但今深思来,他若有如此战术,又岂会不用呢?
驱马冲阵,步骑并进,其当真难以阻挡,这便是张虞用兵取胜的秘诀吗?
孙策骑马而行,若有所思道。
招了招手,孙策寻上法正,问道:“孝直,我军兵败于徐晃之手,今下恐已难下汉中,不知君有何高见?”
法正沉吟少许,说道:“什翼在褒城,张鲁守南郑,徐晃据傥谷,三者皆不能败之,而张虞援军在后。故如使君之言,我军难以下汉中。然我军兵众,汉中大部依被我所有,因此以正之见,不如趁撤军之时,迁汉中之民入蜀,以充实巴蜀人口。”
“迁汉中之民入蜀?”
孙策疑惑道:“孝直莫非欲弱汉中民力,以便后续北伐?”
“然也!”
法正说道:“汉中为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