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四渎分别指:江、河、淮、济。



济水是其中流量最小的一条河流,但因为位于中原地区,在我国古代的地位还是非常重大的,甚至比南方的淮河和长江还要重要一些。



济水在黄河和淮河之间,主要流经的区域就在兖州,其中济水还有一条重要的分支,濮水。



济水从封丘一分为二,向东北方向走,流经濮地,因此被称作为濮水。



有一个成语叫桑间濮上,即古代卫国所在的地区。



卫国在这里用濮水灌溉,种桑养蚕,男耕女织,老百姓平日里喜欢哼情歌,又或者国人比较感性,瞅对眼了就往桑树林里一钻,嘿咻嘿咻干体力活。



由此可以推断出,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居住,比较繁荣。



濮水主要流经东郡和平原郡,东郡的治所就在濮阳。



也是因为东郡繁荣,这才引起黑山贼觊觎,下山劫掠东郡。



在曹昂的指点之下,曹丕才明白,为什么曹操能以东郡起家。



确实,东郡民风淳朴,老百姓没什么爱好,就爱造娃。此处土地肥沃,粮食产出多,是一处屯兵发育的好地方。



话说回来,再说济水的另一支,也就是济水主干,从封丘这边转向,往东南方向走,流经济地,故称济水。



因为济水流量比濮水大,所以济水被称作济水,而不是濮水。



总而言之,济水和濮水是兖州的母亲河,兖州位于中原四战之地,也正是靠着这两条河得以养活数百万百姓。



曹丕一行人进入济水之后,畅通无阻,并未遭遇水贼。



这看起来应该是拜张邈所赐。



张邈身为党人“八厨”之一,并不是空有名声,而是确实有本事的人。



厨者,言能以财救人也。



张邈乐善好施,民心归附,陈留又是人口众多的兖州重镇,张邈麾下可谓是兵强马壮。



陈留附近河道没有水贼出没,张邈的能力,可见一斑。



黑山贼来袭,张邈亲自率军北上,也能看出张邈富有责任心。



张邈就算没有平定乱世的才能,也有守土安民之心。



到了现在,曹丕才明白,曹操率领三千将士,破黑山贼十万大军,难度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大。



黑山贼十万大军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而是分部东郡、魏郡各地。



而曹操从酸枣进入东郡,背后有张邈驰援,前方有东郡太守王肱率领大军抵抗黑山贼,这就并不是独自面对黑山贼了。



再者,当年黄巾之乱,曹操就跟皇甫嵩打过黄巾贼,做得就是这种驰援的工作。



一回生两回熟,重操旧业的曹操,做起这种事情,自然是得心应手。



想清楚这一点,曹丕对接下来的行程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曹丕本来想着打仗太危险,曹操入主东郡之战,曹丕参与不进来,可现在曹丕生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只要曹丕有兵有将有粮,没准曹操在家歇着,曹丕就能帮曹操将东郡打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附身曹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男儿当自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男儿当自强并收藏附身曹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