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后续的稿子有9万5000字左右,分三叠。



每叠大概有三万字的样子。



第一叠陈小米没那么快看完,邹平就只能焦急干等。



李恒看对方无聊,就主动跟他聊起了天。



聊天内容不限,天文地理、经济时事,包括文学,聊到哪算哪,话题一直没间断。



不聊不知道,这一聊,邹平愈发感觉不对劲,愈发对李恒的渊博知识感到佩服。



知识这东西么,有就是有,是没法临时糊弄填装的。



他不禁在想,对方真只有17岁多么?



为什么李恒的言行举止和谈吐气质、以及对很多事情的前瞻性会让他觉得对方是个侃侃而谈的老学者?



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聊天会让自己感受到了莫大压力。



会让自己自惭形愧?



渐渐的,邹平才彻底明白过来,李恒为什么能写出《活着》这样的佳作了?



平素自认为也算半个文化人的邹平这一刻感受到了渺小,相比信手拈来的李恒,他如同一個刚出生不久的孩童,实在幼稚的可笑。



邹平姿态放得越来越低,聊天也越来越不自信了。



敏锐感受到这一点的陈小米抬头瞅他眼,随后又瞅眼李恒,慢慢陷入了沉思:难道这才是真正的李恒?以前没机会表现出来?



刚才两人的聊天内容,她也偷偷有听,结果能言善道的李恒给她的冲击性很大。



她暗暗思忖:原来这王八蛋还真是个全才。



除了会哄女人和耍嘴子外,装起斯文来也像模像样,难怪子衿如今还一直记挂他。



邹平小心问了一个陈小米被喷的问题:“李老师,除了课本外,你看过多少书?”



哟!



还礼性地喊上老师了,挺会来事嘛。



这个问题王润文和陈小米也比较关注,纷纷抬头望着他。



李恒回忆一番,半真半假说:“具体多少书记不太清了,不过我父亲那几百上千的存书,我从小就爱翻。”



他说的是大实话,从小受父母爱看书的影响,李建国同志视若珍宝的那些藏书,他真的都有阅读。



只是这些都是上辈子发生的事情了,今生挑挑拣拣看过的书充其量就百来本,还都是寒暑假为了躲避劳动而看的。



美其名曰爱好学习。



其实田润娥对他的那点小心思一清二楚,不过她有重男轻女思想,儿子是她的命根子,没舍得撮破罢了。



几百上千本书?邹平有点惊讶,忍不住开口:“冒昧问一下,叔叔是…?”



李恒心领意会:“我老父亲以前是从事教育的。”



噢,原来是这样,那很多事情就解释得通了。



这次不同于单独面对陈小米,他还大大方方地把老家二大爷的事迹讲了讲。并告诉他们,自己灵感的来源就是此。



陈小米跟他来自一个地方,对李家二大爷自是熟悉无比,细细一回忆,再与书里的故事一对比,欸!真发现好多地方有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1987我的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月麻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月麻竹并收藏1987我的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