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田先生,不知这位是谁?”



梅殷望着刘伯温出声询问。



这是应该的礼节。



毕竟对方跟着刘伯温一起前来,的,一看和刘伯温关系还比较亲。



还对着自己和小媳妇儿两人行礼了。



那这个时候肯定是要问一问的,



这和眼前是个挺漂亮的女孩,没有什么关系。



此时就算是个八十岁的老太太,梅殷这边也同样要问上这么一声。



听了梅殷询问,刘伯温面上露出笑容。



“这是咱给你找的媳妇儿,送到你这里跟你过日子的!”



当然,这样的话刘伯温也只是在心里面想想。



并不能真的说出来。



真说出来的话,那可就有些不太好了。



虽然他来就是这么个意思,可也不能刚一见面,就如此直截了当。



不然这事儿很有可能办不成。



“正要给梅小友介绍,这位是我的孙女,名秋烟。



知道我要来双水村这边,拜见公主殿下,还梅小友你,就非要跟着过来了。”



宁国公主在听了刘伯温的介绍后,神色微微一动。



倒不是说这刘伯温的孙女有多大的名声。



而是刘伯温的介绍方式,让她有些意外。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明朝中后期那样的保守。



但是在不少事情上,还是有所讲究的。



比如说未出阁姑娘的名字,一般是不会章不相干的人透露。



尤其是不向男子透露。



当长辈的,在和相熟之人介绍时一般也不会直接就把自己家姑娘的名字给人说了去。



诚意伯更是个有学问的人。



对很多事情都很懂,更不会不知道这些。



可结果现在,诚意伯怎么和自己夫君介绍他孙女时,居然直接就说出了他孙女的名字?



这倒是让她很是意外。



这……诚意伯此番前来,不会是意有所指吧?



不得不说,有些时候女人的第六感,简直准的可怕。



刘伯温刚一开口,宁国公主就觉察到了一些事情。



不过在觉察到这些之后,宁国公主又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好像有些不太靠谱。



毕竟这诚意伯刘伯温,身份地位可不低。



大明这个时候,能够以以文官之身,封上爵位的人可不多。



就那几个,屈指可数。



宁国公主曾听自己母后提过一嘴。



说依照诚意伯所立下的功劳,真要封的话,不仅仅只是一个诚意伯这么简单。



之所以只落了一个诚意伯,是因为自己父皇对他的一些感受不太好,



总觉得诚意伯站的太高,在不少事情上,都让父皇觉得心中不太舒服。



所以才最终只封了一个诚意伯。



不过就算是这样,依照诚意伯的名头,外加他的身份地位,那他家的孙女找婆家,地位都不能太简单。



必然是门当户对,找个正经人家嫁了。



夫君和自己,已经结成了夫妻。



诚意伯又怎么可能会把他家孙女送到这边,来给夫君做小?



这事儿,想想就让人觉得不可能。



这肯定是自己多想了。



应该是诚意伯和夫君一见如故,结成了忘年交。



又觉得夫君帮了他的大忙,所以在这个时候介绍时,才会把他孙女的名字,直接说与夫君知道。



宁国公主想了这么多,而梅殷却根本没有察觉道。



对于刘伯温这样给他介绍他家孙女,一点额外的感触都没有。



他虽然拥有着前身的记忆,但是情感性格等诸多方面,都是以后世的灵魂为主。



对此倒也不会多想。



只觉得很正常。



后世介绍人时,不就是这么介绍的吗?



哪有给人介绍人时,不说姓名的?



“原来是令孙女!”



梅殷听了刘伯温的介绍后,笑着说道:“我说怎么看起来就不一般?”



梅殷这虽然说的是场面话,不过倒也确实觉得刘伯温这孙女,人长得还是挺漂亮的。



看起来就有学问,又有这样一股子不同于别的大家闺秀的灵动。



身段也好,气质也挺不错。



竟是个少见的美人。



当然,和自己家小媳妇比起来,那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肯定比不上自己小媳妇儿。



刘秋烟听到梅殷问起自己,而自己爷爷又向梅驸马介绍了。



便忙向前,再次的行礼:“刘秋烟见过梅驸马。



感谢驸马出手,搭救我爷爷,助爷爷渡过难关。



这等大恩,小女子铭记于心,永不敢忘。”



刘秋烟在对梅殷说这话时,倒是很郑重。



也是发自真心实意。



在此之前她就已经通过自己爷爷的精彩讲述。



明白了这位梅驸马,对自己家到底有多大的恩情。



而刘秋烟也是一个聪明的。



别看平日里不关心什么事的样子,却也明白自己家,自己爷爷才是真正的顶梁柱。



若是爷爷人没了,依靠着父亲还有叔叔等人,想要把自己家里继续维持下去。



只怕并不容易。



所以毫不夸大地说,梅驸马的这些举动,可不仅仅是救了自己爷爷,还是挽救了自己家。



不过在这样说着的同时,心里面对于爷爷向梅驸马介绍自己时。



直接把自己的全名都说与了梅驸马知道。



心里升起了错愕还有羞意。



她是女孩子,事情还关系到她自己。



对于这方面,要比一般人更为敏感一些。



梅殷笑着摆手道:“言重了,言重了。



这事儿你要说我没帮上忙吧,那是不对的。



确实帮了一些,



可却也没有大到这种程度。



秋烟你不必太客气。



我和青田先生也是一见如故。



做上这些也是应该的。



青田先生没事,我也开心。



是真不想看到青田先生这样的一个人,被宵小之辈陷害。”



梅殷之所以称呼她为秋烟,一方面还是后世人思想占多。



觉得这样称呼很正常。



另外一方面也是,除了这个称呼外,他也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刘秋烟才好。



毕竟他现在和刘伯温,可是算是平辈论交。



而刘秋烟,又是刘伯温的孙女。



自己总不能托大,真以爷爷辈儿的姿态对她相称吧?



刘秋烟听到这梅殷驸马,居然直接就这般称呼她的闺名,心头升起了一些羞意。



不过表面上却能忍得住。



什么都不显露出来。



“行,那就不跟驸马您太过客气了。



不过驸马您的大恩大德,小女子一定会铭记于心。



驸马您心胸宽广,可以不把这事儿放在心里。



可小女子,以及家人却不能如此想。



今后这事儿,小女子也不会多提。



只在心里记着。”



她的这一番话说的倒是真诚,而在真诚之中又有着一点儿类似于刘伯温那般的洒脱。



在说了这话后,接下来果然就不在这事上多言。



他的这表现,倒是令的梅殷,对她触变得不太一样。



这刘秋烟性格倒是不错。



为人落落大方,能拿到台面上来。



而且行为做事儿都很可以。



不似这个时代很多女子那般扭扭捏捏。



只能说和她本身的性格,还有后天的经历,以及所接受的教导这些,有很大的关系。



有着刘伯温这样一个爷爷,她有这样的表现,倒也不太让人意外。



接下来,不论是梅殷还是刘伯温,亦或者是刘秋烟,都没有在梅殷救刘伯温这件事情上多言。



“梅小友,你这地里种的是什么东西?



怎么看起来从没见过?”



刘伯温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梅殷地里种的红薯上。



显得有些好奇的询问。



对此他确实是挺好奇的。



刘伯温对于农事,也并非一无所知。



各种谷物,蔬菜等东西也都认识。



可是现在,他居然认不出梅殷地里面种的是什么。



这东西看起来挺奇怪。



说是谷物吧,看着不像。



如果说是蔬菜的话,那这也种的太多了。



差不多都种了有一亩地了,哪里能吃得了这么多?



且梅殷他们又不卖菜。



再说这里的田,一看就是正经的种粮食的田,并不是菜地。



“你说这个啊。”



梅殷闻言带笑容的道:“这是我们双水村出现的一种新东西。



之前谁也不知道是什么,问人也都没见过。



我觉得比较稀罕,就留了下来,想要看看到底能长成什么样子。



后面发现这东西的叶子,还挺好吃的。



做面条时用来下锅当配菜,或者是弄些面揉一揉,用来蒸菜也不错。”



说着,又指了指红薯叶子和红薯藤之间的那大约三寸长的细梗道:



“这个叶柄也挺不错。



将外面的这层薄皮给剥掉,在锅里面用热油呛一下,滋味也挺不错的。



当然,最意外,和最惊喜是前几天我看这红薯下面的土地,都长裂了一些口子。



下面似乎有东西一样,就刨了几棵。



得到了不少果子,回去尝试一下。



竟是意外的好吃。



又看到这东西的藤也能生根,就剪了一些藤,在地里面扩大了种植面积……”



此时梅殷给刘伯温介绍红薯时,距离梅殷这边种植红薯藤,已经有几天了。



对于这红薯藤,梅殷是挺上心。



隔个两三天,就会来浇一次水。



如今已经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翻个小白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个小白眼并收藏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