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一,大章)



“走,咱们去迎接上位去!”



李善长满面笑容的对着身边的人说道。



旋即就带着李存义,丁斌,薛祥以及中都城,凤阳一地汇集过来的众多官员,离了中都城,一路迎接而去。



迎出了五六十里。



跟着李善长一起前去迎接朱元璋的不少人心里面,都是有些打鼓。



怕真的会出事。



不过在看到李善长如此沉着冷静,如此欢喜,不见丝毫慌乱。



又想想韩国公在此之前,给他们所说的那些话。



这些人便都把一颗心,放回到了肚子里。



觉得他们之前的担心,是有些多余的。



韩国公是谁?



那可是大明开国六国公之首!



妥妥的当今陛下的心腹重臣,属于红的发紫的人物!



更是淮西勋贵的带头人。



众多淮西勋贵都服他。



而且和上位相互之间,配合这么多年,早就把上位的心思脾气,给摸得一清二楚。



这事,是他安排做的,自己等人跟着他来,那肯定没毛病。



也绝对会如同他所说的那样,上位来到了中都城,看到了自己这边,把中都城给修的多么雄伟壮丽,只会心生欢喜。



夸他们这些人做得好。



绝对不会有任何的不悦。



而这次,上位突然带人前来,也只是如同他所说的那样,是这中都城修建的非常好。



进度飞快,到了年底便可迁都,所以便心痒难耐,想要前来瞧瞧。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样的复杂。



为了迎接朱元璋,李善长等人,可谓是做足了准备。



面面俱到。



从中都一直到迎接朱元璋的地方,几十里的路。



两侧全都提前清理一番,道路全部都进行了平整,清扫干净,全部用黄土铺路。



迎接朱元璋的地方,还弄出了乐班。



还有那必不可少的凤阳花鼓。



一众人老早的便在这里等着,个个喜气洋洋……



……



“来了!来了!上位来了!”



有人出声大喊。



一句话,就让在场的众人,全部都打起了精神,忙朝远处望去。



只见那很是威严的皇帝仪仗,自远方出现,一路而来。



前面有精锐兵卒开道。



仪仗还没有到,精锐兵卒,便已经先来到了这边……



早在这里等了半天的韩国公等人,立刻上前去迎接朱元璋。



那早就安排好的乐班的人,立刻用用唢呐,笙等乐器,吹奏起了迎接圣人的引凤调。



一片的喜庆。



辇驾上的朱元璋,远远的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更加阴沉了几分。



不过随着距离接近,朱元璋脸上的阴冷迅速的消失不见,露出了笑容。



看起来,这笑容是发自内心的,他真的很高兴。



“臣李善长,拜见上位,问圣躬安。”



那高亢又喜庆的引凤调结束之后,李善长率领众官员上前,对着朱元璋行礼问安。



朱元璋笑呵呵的,自撵车之上,站起身来,望着他们道:“起来吧,韩国公,你们这弄的阵仗可不小啊!”



韩国公笑着道:“好叫上位得知,这可不是微臣等人弄出来的。



而是凤阳的老乡亲们,得知陛下您要回来,一个个自发过来对您进行迎接的。



你是不知道,这众多老乡亲,对您是有多感恩戴德。



自从有了陛下您之后,这老乡亲们的生活,一日比一日好。



他们都是打心眼里感念上位……”



朱元璋闻言,面上的笑容变得更为灿烂了。



旋即拍了拍自己的天子辇驾到:“来!韩国公,上来和咱同行!”



听了朱元璋的话,李善长愣了一下,吓了一跳。



连忙摆手道:“不敢不敢,这是上位您的辇驾,微臣哪里敢做?



这不符合礼制……”



朱元璋闻言哈哈笑道:“哪里有这么多的规矩?



咱让你上来陪着咱,伱就只管上来。



当年打天下时,你老李还坐过咱赶的车呢!”



听到了朱元璋提及往事,李善长是又是高兴,又是欣慰。



口中却忙道:“上位,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咱们还在一起打鞑子,和现在不一样



朱元璋笑道:“屁的不一样!



净扯淡!



还和以往一样,上来吧,陪着咱一起坐坐!



咱们老兄弟,也好好的说说话。”



李善长再三拒绝之后,还是登上了朱元璋的天子辇驾,心情那叫一个激动。



往天子辇驾上上的时候,腿都在微微的哆嗦。



不是吓的,而是激动的了。



这份荣耀谁有过?



今天前来迎接上位,上位可当真是给了他天大的脸!



他李善长的脸,一下子就被捧起来了!



来到天子辇驾上后,朱元璋让李善长坐在他的身边。



李善长推辞之后,便依言坐了下来,不过却显得拘谨,并没有大咧咧全坐,只坐了半个屁股。



但就算是这样,李善长也同样是激动的面色泛红,神情振奋。



只觉得这辈子,从没有这样高光过!



尤其是现在,还是在淮西老家这一带,当着这么多的父老乡亲,这么多的文臣武将的面。



这份待遇谁都比不了!



上位是真给他长脸!



而在场的众人,见到韩国公李善长,竟然有这种待遇后,一个个也都羡慕的不行。



韩国公不愧是韩国公,就是够硬!



尤其是原本,还有一些担忧的人,在见到了李善长被如此对待后,心里的担忧瞬间就不见了踪影。



果然,是自己想多了。



上位对待韩国公,还是一如既往的上心。



韩国公的地位,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稳固的如同泰山一样!



上位对于韩国公修建中都城的事,是真的很开心,很认同啊。



这下子不用再担忧了!



一个个也都乐呵呵的,开心的不得了儿。



胡惟庸在将这一幕,收入眼中,看到了那坐在天子辇驾上的李善长,心情别提有多复杂了。



这……到底是咋回事?



上位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怎么对李善长如此恩宠有加?



太给李善长脸了!



这莫非……莫非自己之前的猜测,是错误的?



上位来到这中都城,并不是因为刘伯温之前,弄出的招数起了作用,不是来找李善长麻烦的?



而是真的来看中都城,真觉得李善长做得非常好?



那这样一来,岂不是李善长很有可能,可以凭借着修建中都城的功劳,再回中书省?!



当这个念头出现在心中,并觉得真的可能会成真之后,胡惟庸整个人都变得不好了。



如果真的如此,那他可真的亏大了!



空欢喜一场!



原本以为能借着这次的事儿,让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好好的斗上一斗。



他稳坐钓鱼台,渔翁得利。



可现在,怎么看起来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倘若,真的让李善长再回到了中书省,那他胡惟庸可就彻底的坐蜡了!



李善长不在中书省,远在淮西这边,他都要伏低做小。



很多事儿,没有李善长的支持,都做不下去。



那若是让李善长再回到了中书省里,凭借着着李善长的地位,资格,他这个中书省丞相,肯定要退位让贤。



被李善长压得,更加喘不过气儿。



这个结果真不是他想要的!



这该如何是好?



虽然心中着急,可这个时候胡惟庸却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上位若不想动李善长,他胡惟庸是真的不敢有任何的动作。



也真不是李善长的对手。



正在这时,却听的一阵咚咚咚的声音响起。



只见前面,已经空出来了一大块的地方。



有着一个个穿着喜庆的百姓,腰间悬的腰鼓,手拿鼓槌敲着上场了。



这腰鼓打的非常的有节奏,一边敲,还一边跳。



看起来热闹非凡。



很快便有唱词响了起来——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赤龙升天金凤翔。



数数天上多少星,点点凤阳多少将。



说凤阳,道凤阳,手打花鼓咚咚响。



凤阳真是好地方,皇恩四季都浩荡。



不服徭役不纳粮,淮河两岸喜洋洋。”



这些凤阳的老乡亲们,一边跳,一边敲鼓,一边唱,好不热闹。



过年时的气氛,一下子就起来了。



这凤阳花鼓,是朱元璋很喜欢的一个地方特色。



之前这些凤阳的老乡亲们,前去给朱元璋祝寿,都会来上一段凤阳花鼓。



属于保留节目了。



而朱元璋每次听完后,都会非常开心。



还会亲自接待这些凤阳的老乡亲们。



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凤阳老乡亲们表演的花鼓,要比上一次给朱元璋祝寿跳的要更好。



很显然是暗地里都没少下功夫。



只是朱元璋此时再去看这让他十分高兴的花鼓,听着唱词,却觉得异常的讽刺。



不自觉的就想起了,梅殷与自己所说的另外的一段花鼓词。



越听,心里就难受,怒火上涌。



这哪里是怼他的歌颂?



分明就像是一道道的耳光,不断的扇在了他的脸上!



让他看到了中都城的累累白骨,看到了血泪斑斑。



想起了他儿子所写的亲笔书信中,所讲述的在中都城里的种种见闻。



种种残酷。



朱元璋心中怒火升腾,脸上却挂着笑。



那些凤阳的老乡亲们,敲鼓唱歌更加的起劲儿了。



这是他们的高光时刻。



坐在边上的李善长,偷偷的观观察朱元璋的神色。



一颗心彻底的放了下来。



很好!很好!



上位果然没有被那梅家那浑蛋小子,所横插的一杠子惹恼。



并没有因此,而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好的联想。



这里就能看得出朱,元璋的控制情绪的本事。



当他真到了需要控制情绪的时候,哪怕心里面再暴怒,都能够很好地,将真实的情绪给忍耐下去。



不让别人察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翻个小白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翻个小白眼并收藏大明: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