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废纸,折钞无异于减俸。



后来宣宗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下令官俸不再折钞,而是折绢,结果对于官员们来说又是天坑,宣宗下诏:令两京文武官员折色俸, 每钞十五贯折米一石,仍以十分为率,七分折绢,三分折布,绢每匹准钞四百贯, 布每匹二百贯。



虽然是折绢布,但是折价的标准却还是按照按照宝钞来计算的,这也就导致了官俸还是被变相的减少了。按照宣宗的这个诏令,绢每匹折本色米石二十六石多,布每匹折本色米十三石三斗多,这完全不符合市场价格,按当时布的市价,最高是四钱银一匹,一石米为三钱银左右,而在折支过程中,一匹布以近四两银子高出市价近十倍卖给官员。这种本色米折绢布的做法已经达到了一个荒唐的境地,使官俸大幅度缩水。



而且折支给官员的布匹,成色也一言难尽,因为按照诏令,是以承运库中的生绢折支在京文武官员的俸给,天知道这些布匹已经在内承运库中堆放了多久,到了官员们的手上,更要打折扣了,还不要说有以胡椒、苏木折支官俸的骚操作了。



所以说仅仅依靠官俸生活的,在大明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之前朝廷用度不足,严嵩就建议减少官俸的发放,本色当然是仍旧发放了,折色则一律先欠着,严阁老当然是不缺银子用,可就苦了这些穷京官们。尤其是科道和翰林院,翰林院还好些,毕竟能够给嘉靖写青词,有些赏赐,科道就全靠自己了。



好不容易严嵩去位,徐阶上位,百官们都希望徐阁老能够振奋一下,先把官俸补发了,可是现在太仓比之严嵩在的时候还空虚,徐阶也是有心无力。



现在好不容易发现了一个生财的路子,徐阶当然要极力争取了。



徐阶说道:“陛下,京师百官,欠俸许久,尤其是科道、翰苑,官员困顿,有失体统,臣等也是百般无奈,还请陛下体谅啊。”



嘉靖当然知道这些情况,但是这些事情与他万寿帝君何干?再说了,嘉靖又不是不知世事的皇帝,官员们可没有徐阶说的这么惨。    。(2/2)

章节目录

隆庆中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休息的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休息的云并收藏隆庆中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