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同比增加5%管理费。



如果达到60%收益率,管理费25%,90%就30%,120%就是35%,封顶40%。



“合着只要盈利到150%,假设每份赚9000万,陆良就要分走3600万?”



“这个收费模式,是不是有点变态了?”



“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其实已经接受了,只是想讨价还价。”



全新的收费模式,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小石子,有涟漪,但没有影响。



想要达到封顶40%的要求,起码要有150%的利润,9000万扣掉3600万,还有5400万,90%的净收益。



以陆良如今的声望,发起100亿美元,甚至200亿美元规模的私募,都轻轻松松。



他却选择发行30亿美元,其中还有一半份额留给外资,国内资本只有15亿美元。



还有结算周期,不同上期的三年,这期只有一年,明显他就是奔着投机去的。



一时间,孙玉涛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一年内,30亿美元想变成75亿美元,达到150%收益率,其中蕴含很高的风险。



但第一期结算471%总收益,第二期结算91%总收益,还有现在累计收益94%的三期。



让他们对陆良无条件盲从,哪怕陆良亲口说自己不行,他们也会觉得只是在谦虚。



临近中午,陆良来到22楼的私募公司。



“陆总,您看看。”



孙玉涛赶忙上前,邀请陆良进入办公室,提供张五十多人的名单。



第四期基金也分成50份认购,国内外各25份,每份价值6000万美元。



国外的认购份额,由陆良亲自负责,国内的认购份额,由他负责统计。



现在,陆良需要在名单54人里面,挑出25人或更少,进行份额分配。



“雷君、大强子、小马、老马、张一明、周鸿伟……都是熟人。”



陆良面露愁容,也很纠结,这一期僧多肉少,一时间,他也不知道该选谁比较好。



思来想去,还是用排除法,如朱虎,郭昌广、香江三大家族参与二三期的人,全部排除。



然后优先选择,如张一明、周鸿伟、王川福、老马等从来没有参与私募基金的新朋友。



再从三期里面挑选,投资过一次,跟他关系不错,比如咛德老曾,恒太老许等。



“就这样吧,发出邀请,让他们13号过来一趟,签署认购合同,还是老规则。”



陆良在名单上挑挑选选,最终选定11位,平均每人两份,总共22份。



主打一个雨露均沾,剩余三份共1.8亿美元份额,他打算留给自己。



虽然天星投资账上还有4.8亿美元流动资金,但他不打算投入过多。



因为第四期私募,里面没有小王,也没有国资小新,更加没有孟常坤。



昨天跟领导交谈,让陆良知晓上面的想法,新基金成立的新公司,由他全资控股。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林中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中谷并收藏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