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康红雷赴朋友邀约,观看了话剧——《爱尔纳·突击》。



《士兵突击》的话剧版。



演出开场前,意外有一位话剧团领导上台发言,表示今天演出完之后,bj军区战友话剧团即将解散。



大幕拉开,整场戏都沉浸在战士们那种悲壮的气氛、无奈的离别、坚定的服从之中。“



那个气氛始终笼罩着康红雷,就在那个时候,康红雷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也就在那时,他下决心要把这部戏拍成电视剧。



康红雷在电视圈早就功成名就。



1999年,第一次独立执导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一鸣惊人。



他能接触的投资人不少,但所有人,一听全是男人戏,一个女人都没有。



无人看好,没人愿意投。



本来他想通过《一针见血》这部犯罪电视剧,和华夷打好关系,再图谋拍摄《士兵突击》。



刚好看到关于沈三通身家的报道。



不声不响,积攒了不菲身价,已然成为影视行业的新势力。



一旁的朋友道:“能成吗,你这部戏不好弄。”



“试试。”康红雷不报多少希望,就是试试看。



万一遇到冤大头呢?



戏康红雷保证是好戏,但赚不到也是大概率。



沈三通暂时躲了起来,在网上看大家对于立项大会的反馈。



总的来说,期待为主。



当然有些人唱反调,但大部分很是被他的历史观给震撼了一把。



沈三通觉得他搞立项发布会搞对了,特别是历史观抛出来。



这点很重要。



本身三国热度就大,赤壁之战,在三国里也是最高热度那种。



可谓是耳熟能详。



因此故事不存在任何悬念。



观众一听要拍赤壁之战,立刻就会在心里产生预设的想法。



再加上有央视的珠玉在前,任何翻拍都要超越一个在观众想象中被无限放大的高峰。



于是似乎只剩下两条路,一是保守,会沦为没有胆量没有创新意识。



而另一条路则是进行创新。



但在赤壁之战上,观众们的信息量几乎和导演对等的时候,



任何试图的创新,就是在攻击观众的固有想象。



一不小心,就奔着前世《赤壁》大烂片去了。



而沈三通在“未曾说出已然说出”和“为了说出必须说出”的东西,已经有所预期的故事上,给出了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回答。



从项目起步来说,《赤壁》立项完全成功了,沈三通给大众一个极好的第一印象上。



“第一步成了!”沈三通松了一口气。



如此大的项目,他压力满满。



从国内电影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书荒仙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书荒仙人并收藏华娱之女明星请自重最新章节